诗词大全

《小隐自题》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
鹤閒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
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作者介绍

林逋(九六八~一○二八),字君復,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力学,恬淡好古。早年放游江淮间,后隠居杭州孤山,相传二十年足不至城市,以布衣终身。仁宗天圣六年卒(宋桑世昌《林逋传》,明万历本《林和靖先生诗集》附),年六十一(《咸淳临安志》卷六五)。真宗闻其名,曾赐粟帛;及卒,仁宗赐謚和靖先生。有《林和靖先生诗集》四卷。《宋史》卷四五七有传。 林逋诗,以明正德间黑口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四部丛刊》所收影明钞本即据此)。校以宋绍熙间沈诜刻本(简称宋本,祇残存卷上)、明正统八年王玘刻本(简称正统本)、明万历间诸时宝刻本(简称万历本)。并参校清康熙四十七年吴调元刻本(简称康熙本)、日本贞享三年柳枝轩刊本(二卷本,简称和刻)、一九六○年文物出版社影印《宋林逋自书诗卷》(简称自书诗卷)及《淳祐临安志》(简称《淳祐志》)、《咸淳临安志》(简称《咸淳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且吸收了清卢文弨以正统本校康熙本(简称卢校)、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五年邵裴子校本(简称邵校)的部分成果。另据自书诗卷、康熙本、《淳祐志》、《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附于第四卷卷末。

作品评述

《小隐自题》是宋代文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竹树绕吾庐,
清深趣有余。
鹤閒临水久,
蜂懒采花疏。
酒病妨开卷,
春阴入荷锄。
尝怜古图画,
多半写樵渔。

中文译文:
竹树环绕着我的小屋,
清幽深深,趣味无穷。
鹤自在地在水边逗留已久,
蜜蜂慵懒地采集花蜜稀疏。
沉迷于酒的病痛妨碍了翻阅书卷,
春天的阴云渗透进荷叶与锄头。
曾经喜爱古代的图画,
大多数写着樵夫和渔父的生活。

诗意和赏析:
《小隐自题》描绘了一幅清静深远的田园景象,表现了作者逃离尘嚣、隐居山野的心情和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首先,诗中的竹树环绕庐居,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竹子象征着高洁和坚韧,它们的存在使得诗人的居所更加宁静、独立。这里的清深是指清幽深邃的景色和环境,而“趣有余”则表明作者对这种环境的乐趣和满足。

其次,诗中提到的鹤是一种高雅的鸟类,它们长久地停留在水边,表现出宁静和自在的态度。与此相对应的是蜜蜂,它们懒散地采集花蜜,展现了它们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诗中描述了作者因为沉迷于酒而影响到阅读书籍的情况。这表明作者虽然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但也意识到酒的沉迷会影响到他的学业和进步。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图画的喜爱,这些图画大多描绘了樵夫和渔父的生活。这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朴素生活和自然之美的向往,也表现出他对过去文人墨客的崇敬和追溯。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追求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的心境,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自然恬淡的田园景象。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反思,诗人表达了对宁静、自由和朴素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借古图画来表现对古人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溯。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传达了一种追求心灵自由和远离尘嚣的隐居意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

  • 《辋川闲居》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青菰临水拔,白鸟向山翻。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园。

  • 《答张生(一作明月三五夜)》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 《题慈溪张丞壁》

    因君贰邑蓝溪上,遣我维舟红叶时。共向乡中非半面,俱惊鬓里有新丝。伫看孤洁成三考,应笑愚疏舍一枝。貌似故人心尚喜,相逢况是旧相知。

  • 《寄题周元吉左司山居三咏》

    莫道蒪鲈不近名,尽谈鹏鷃未忘情。醉中赌得苕溪月,醒後还输茂苑莺。岂但二豪俱不见,向来三杰亦何成。有人来问适庵趣,便是公荣也一觥。

  • 《夏夜》

    猛风飘电黑云生,霎霎高林簇雨声。夜久雨休风又定,断云流月却斜明。

  • 《题僧明惠房》

    檐前朝暮雨添花,八十真僧饭一麻。入定几时将出定,不知巢燕污袈裟。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