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枝绿阴繁,枝上子如豆。
一花褎然见,香襞苔藓透。
虽同梨云梦,亦出桃李右。
矜骄若自惜,终觉老而瘦。
昔占百花先,今处百花后。
春风少年场,尤当敬耆旧。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小园梅已绿阴忽见一花甚香》是宋代仇远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一个小庭院中的一株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梅花的状况和表达对梅花的赞美,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
诗词中写道,“此枝绿阴繁,枝上子如豆。”描绘了梅树绿叶茂盛,枝条上挂满了像豆子一样的梅子。接着诗中写到,“一花褎然见,香襞苔藓透。”这里描述了在绿叶之间,忽然看到一朵梅花,花朵娇小而隐蔽,透过苔藓的缝隙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诗人认为梅花虽然与梨花、桃花同在云梦,却能在众多花卉中脱颖而出。他自谦地表示梅花像是自己也有点自负,但最终也会变老并逐渐消瘦。诗人回忆起曾经独占百花之先,如今却处在百花之后,感慨时光的流转。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年轻人应该尊敬和孝敬长辈的态度,他认为年轻人在春风得意的时刻,尤其应该尊重和敬仰老人。
这首诗词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短暂而美好的事物的珍惜和对人生变迁的思考。它展示了仇远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体悟,给人一种深沉而含蓄的美感。
或真或摹,斯焉取诸,是出于偃月储。垂胄同仇,于门之鱼,予将比乎邾。
文献风流想故家,玉川室迩已人遐。何时细赏文清竹,与客同煎陆羽茶。
剧贼称中塞,驱驰甲铠精。昔惟矜突骑,今亦教攻城。伏险多邀击,驱羸每玩兵。拘俘询虏事,肉尽一无声。
平生游城郭,殂没委荒榛。自我辞人世,不知秋与春。牛羊久来牧,松柏几成薪。分绝车马好,甘随狐兔群。何处清风至,君子幸为邻。烈烈盛名德,依依伫良宾。千年何旦暮,一室动人神。乔木如在望,通衢良易遵。高门傥无隔,向与析龙津。
轩窗四面开,风送海云来。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蜗涎明石凳,蚁阵绕山台。此际衣偏湿,熏笼著麝煤。
养病年来嫩著书,逢人掉臂睨迂儒。愁边好客从天下,谭处清风起座隅。愧我多言终不近,似君知已未应无。酸鹹嗜好虽殊禀,政恐渠侬诮太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