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称复到诸园,厌苦终朝鼓吹喧。
招得老僧红外至,啜茶挥尘话松轩。
司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初仕苏州签判。父死服除,改武成军签判。庆历六年(一○四六),以庞籍荐授馆阁校勘,后受庞籍辟爲并州通判。召还爲开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诰,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爲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熙宁三年(一○七○),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永兴军,改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六年,以端明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居洛阳,主编《资治通鉴》。哲宗即位,召主国政,元祐元年,拜左僕射兼门下侍郎,卒于位,年六十八。赠温国公,謚文正。有文集八十卷,杂着多种。事见《东坡全集》卷九○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宋史》卷三三六有传。 司马光诗十四卷,以《四部丛刊》影宋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即宋绍熙刊本,亦即绍兴二年本)爲底本,参校清干隆六年陈宏谋校刊《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陈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四库本)等。底本卷二、卷三有若干首有目无诗,分别据陈宏谋刊本补入。底本卷六《又和讽古》“海客久藏机”一首,与卷一《和之美讽古二首》之二重复,已删略。又辑得集外诗及断句,另编爲一卷。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是宋代司马光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过春称复到诸园,
厌苦终朝鼓吹喧。
招得老僧红外至,
啜茶挥尘话松轩。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过春时来到各个园林游玩的情景。他对于喧闹的乐声感到厌烦,渴望寻找宁静。于是他邀请一位老僧前来,与他一起在松轩下品茶、扫尘,并且交谈。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天游园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喧闹和繁忙生活的厌倦,以及对于宁静和内心平静的向往。作者通过邀请老僧前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启示。茶和扫尘的动作象征着净化心灵和追求内心宁静的过程。诗中的松轩则象征着一种避世的场所,提供了一个与尘嚣隔绝的环境,让人可以与自然和思考相融合。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心宁静的追求。通过对于喧闹和繁忙的反思,作者呼唤了一种返璞归真的心灵状态。这种追求内心平静的主题在宋代文人中较为常见,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追求之一。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传达了作者对于内心宁静和超脱尘嚣的向往。
柳眼开何媚,蒲芽长得伸。寒花方谒日,新燕已参春。
晴日烘开栗玉葩,懶随霰雪送年华。淮乡地冷开虽晚,竟是人间第一花。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国命在礼。君命在天。陈诚惟肃。饮福惟虔。洽斯百礼。福以千年。钩陈掩映。天驷徘徊。雕禾饰斝。翠羽承罍。受斯茂祉。从天之来。
乍听归燕语窗栊,催放莲灯万炬红。扫尽妖氛春色外,唤回和气雨声中。时机翻覆须天定,人事扶持愿岁丰。幕府贤劳愧群彦,吟诗留俟采民风。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终朝采绿,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之子于钓,言纶之绳。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