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秋容烟水寒。
楼高清夜永,倚阑干。
玉人不见坐长叹。
箫声远,明月满空山。
遐想绿云鬟。
青冥风露冷,独乘鸾。
别时容易见时难。
凭孤枕,聊复梦婵娟。
蔡伸(一○八八~一一五六),字申道,仙游(今属福建)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太学正,太学博士,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楚、饶、真州,知滁州。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知徐州,因金人渝盟,未赴。久之爲浙东安抚司参谋官。官至左中大夫。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二《中大夫蔡公神道碑》、《仙溪志》卷四、《宋史翼》卷九。
诗词:《小重山》
作者:蔡伸
朝代:宋代
淡淡秋容烟水寒。
楼高清夜永,倚阑干。
玉人不见坐长叹。
箫声远,明月满空山。
遐想绿云鬟。
青冥风露冷,独乘鸾。
别时容易见时难。
凭孤枕,聊复梦婵娟。
中文译文:
秋天的景色淡淡地展现,烟水寒冷。
高楼清晰地矗立在夜晚,我倚在栏杆上。
美丽的玉人不见了,我坐在这里长叹。
箫声从远处传来,明亮的月光照满了空山。
我遥想着那绿色的云鬟。
寒风和露水使天空变得冷清,我独自乘坐鸾车。
分别时容易,再次相见却很难。
我凭借着孤枕,只能在梦中再次见到她的婵娟容颜。
诗意和赏析:
《小重山》是宋代蔡伸的一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和个人的情感表达,表现了诗人对离别和思念的感受。
诗的开头以淡淡的秋天景色为背景,烟水寒冷的描写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站在高楼上,凝望夜晚的景色。他倚在栏杆上,远离喧嚣,静静地感受着这个清冷的夜晚。
在第三和第四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与他分离的美丽玉人的思念之情。他感叹着她的离去,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惆怅。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用箫声和明月来增强诗的意境。箫声远远传来,给人一种遥远而悠远的感觉,而明亮的月光照满了整个空山,给人一种宁静和宽广之感。
接着,诗人开始回忆起美丽玉人的容貌,遥想着她那绿色的云鬟。这一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她的眷恋之情。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描述了离别的痛苦和再次相见的困难。分别时容易,再次相见却很难。他只能依靠孤枕,希望在梦中能够再次见到她的美丽容颜。
整首诗以淡雅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通过对离别和思念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在分别时的痛苦和对再次相聚的渴望。这首诗词以婉约的风格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感情表达方式。
定夫中立希贤士,事师河南程叔子。门外雪深三尺绝,假寐觉来犹在此。口生铁石为肺肝,心欲求道宁知寒。他年传授称高弟,不愧芳名千万看。
灵然不涉古来今,三界都卢一点心。槛外桃花春蝶舞,门前杨柳晓莺吟。
绛英琼粒傲霜前,冷落池台亦自妍。
流水一湾西。晚坐孤亭静。不见高人跨鹤归,风竹摇清影。往古与来今,休用重重省。十里梅花雪正晴,月挂遥山冷。
闭关饶着一丸泥,我亦前扳更后跻。四海弟兄君看取,苛风不断雁行齐。
能向府亭内,置兹山与林。他人骕骦马,而我薜萝心。雨止禁门肃,莺啼官柳深。长廊閟军器,积水背城阴。窗外王孙草,床头中散琴。清风多仰慕,吾亦尔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