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梅消息近,踏冷访林端。
东阁尊空满,南枝雪半残。
疏条未禁笑,真态欲欺寒。
后夜花应好,仍勤束火看。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歷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復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爲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干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效诸生作雪中探梅》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曾几。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野梅消息近,踏冷访林端。
东阁尊空满,南枝雪半残。
疏条未禁笑,真态欲欺寒。
后夜花应好,仍勤束火看。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雪地中探访梅花的情景。诗人发现野梅的消息已经传来,于是踏着寒冷的雪来到林间寻找。东阁中的酒杯空空如也,南边的梅枝上的雪已经融化了一半。梅花的细枝稀疏,但它们依然笑意盈盈,仿佛想要欺骗寒冷的天气。在夜晚的时候,梅花应该更美,所以诗人依然勤奋地束起火把来观赏。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雪中探梅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和对寒冷冬天的抵抗精神。诗中的野梅消息近,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梅花的关注和期待。诗人踏着冰冷的雪,前往林间访寻,展现了他对美的执着追求。描述梅花的细枝稀疏,但却依然笑意盈盈,表现了梅花傲雪凌寒的特质,以及对生命的坚韧和乐观态度。诗人提到后夜的梅花更美,说明他对梅花的热爱之情不仅限于白昼,而且在寒夜中仍然坚持前去赏花,表现出他对美的执着和追求。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出了雪中探梅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
万汇之散殊,各具一太极。人言造化工,生物不可测,宁知有自性,无所用尔力。试尝问春风,春风谁能识。
钓艇夷犹一苇横,烟波万顷寄馀生。春雨歇,暮霞明。零乱溪花堕玉英。
儵忽会同,裴回安留。牲肥酒香,晨事聿修。惟德之凉,曷奄九州。帝命是祗,多福自求。
人心殊嗜好,黑白互相形。农臭不自悟,荧荧飞青蝇。一日对此君,炯然又眼明。子猷虽借宅,绿阴仍满庭。雅净两龚洁,高寒伯夷清。可近不可狎,劲挺干青冥。世人景先哲,绘画劳丹青。想像不觌面,孔孟何由倾。安知君子交,日日与相迎。手种万苍玉,君家有典刑。清风流至今,修好
夜静山寒渐透衣,旋煨松火拥炉围。忽听竹外篱门响,知是小童买酒归。
偶陪小队谢池行,云澹风轻雨未成。梦草诗情全老退,见花病眼尚分明。即今樵笛村童和,当日金莲院吏迎。得向骚坛分半席,绝胜一品与三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