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孝宗皇帝挽词五首》

艺祖开皇极,何心畀后昆。
天将翊尧运,世复见汤孙。
武接规模在,仁追典则存。
煌煌宋宗社,永永配乾坤。

作者介绍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孝宗皇帝挽词五首》是宋代陈傅良所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艺祖开皇极,何心畀后昆。
天将翊尧运,世复见汤孙。
武接规模在,仁追典则存。
煌煌宋宗社,永永配乾坤。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孝宗皇帝的哀悼和景仰之情。诗人称颂了孝宗皇帝开创了盛世的伟业,以及他对国家的治理和道德规范的坚持,将其与古代的贤君尧、汤相提并论,认为孝宗皇帝的统治乃是天意所赐,是继承了上古圣王之道的继任者。整首诗表达了对孝宗皇帝的敬爱和对其统治时代的美好祝愿。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孝宗皇帝的深深敬意和对他治理时代的景仰。首两句“艺祖开皇极,何心畀后昆。”直接称颂孝宗皇帝在治理国家方面的卓越才能,将其与祖先圣贤相提并论,显示了对他的崇高评价。接下来的两句“天将翊尧运,世复见汤孙。”将孝宗皇帝的统治与上古圣王尧、汤的时代相对应,认为他的统治也是天命所在,是古代圣王的继任者。最后两句“武接规模在,仁追典则存。煌煌宋宗社,永永配乾坤。”则表达了对孝宗皇帝治理的赞美,称颂他在武功和仁德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他建立的宋朝社稷的荣光,将其与永恒的天地宇宙相配对。整首诗词以简短有力的语言,凝练地表达了对孝宗皇帝的赞美和对宋朝盛世的美好祝愿。

陈傅良的《孝宗皇帝挽词五首》充满了对孝宗皇帝的崇敬之情,通过对他的统治、仁德和功业的称颂,表达了对这位帝王的景仰和对宋朝盛世的祝愿,展现了宋代士人对帝王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 《次韵嘲落梅代梅答二绝》

    吹开吹落本无心,万物自秋还自春。若把穠花校枯寂,本无诸妄亦无真。

  • 《寄陈生》

    穷冬才得雨梢梢,梅已无余柳渐包。且把简编遮病眼,时拖衾絮拥寒骹。讥诃驳杂怀张籍,联续诗章忆孟郊。归卧萧斋谅安稳,可无消息到衡茅。

  • 《解语花》

    思撩人,醉捻花枝,倚声成句晴丝罥蝶,暖蜜酣蜂,重檐卷春寂寂。雨萼烟梢,压阑干、花雨染衣红湿。金鞍误约,空极目、天涯草色。阆苑玉箫人去后,惟有莺知得。余寒犹掩翠户,梁燕乍归,芳信未端的。浅薄东风,莫因循、轻把杏钿狼藉。尘侵锦瑟。残日绿窗春梦窄。睡起折花无意绪

  • 《近闻直学冯子容以家产中丘乘之赋作诗戏之》

    千古茫茫不可攀,仲尼日月照儒关。生前冷灶七日火,身后遗基十万间。宁许富儿通市籍,只求贤士共欢颜。那知等级输邦计,变许颜原见一班。

  • 《南山留题》

    龙穴潜幽通海潮,璇宫突兀插云霄。三千世界诸天近,百二山河故国遥。寥落偏城连谷口,荒凉古寺倚山腰。溪南可款门修竹,何况丁宁已见招。

  • 《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

    [黄钟为角]惟大明尊,实首三辰。功赫庶物,光被广轮。几方索乡,咸秩群神。灵游来下,户此明福。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