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老态似枯禅,解后东风也欲颠。
才雨便晴寒便暖,四时佳处是春天。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晚晴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老者的形象,以及他对自然变化的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先生老态似枯禅,
解后东风也欲颠。
才雨便晴寒便暖,
四时佳处是春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老者的形象为切入点,通过描绘他的老态和对自然变化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和自然变化的思考。
首句“先生老态似枯禅”,描绘了一个老者的形象,他的外貌和枯禅相似,可能是指他的面容憔悴、皱纹纵横,给人一种沧桑和深思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解后东风也欲颠,才雨便晴寒便暖”,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化。解指冰雪融化,东风吹来,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才雨指春雨,它的降临使天气转晴,寒意消退,温暖回归。这里通过自然界的变化,与老者的形象相呼应,传达了岁月更迭和生命的无常。
最后一句“四时佳处是春天”,表达了作者的感悟。四时指四季,佳处指美好的地方。这句话意味着无论是春夏秋冬,只要我们心怀美好,就能在任何时刻找到春天的感觉。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老者的形象和自然界的变化,表达了岁月流转和生命无常的主题,同时传递了作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唢呐 一作:锁呐;声价 一作: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草曾为底恶,霜乃得能嗔。罢曳木无守,虔刘风不仁。枫衰山反本,石出水藏神。浩叹吾其老,犹为逆旅人。
七子高风拂混茫,丹青遗影尚琳琅。山王偶尔兼荣遇,不得延年赠短章。
炀帝雷塘土,迷藏有旧楼。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骏马宜闲出,千金好旧游。喧阗醉年少,半脱紫茸裘。秋风放萤苑,春草斗鸡台。金络擎雕去,鸾环拾翠来。蜀船红锦重,越橐水沈堆。处处皆华表,淮王奈却回。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天碧台阁丽,风凉歌管清。纤腰间长袖,玉珮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苹以春晖。兰以秋芳。来日苦短。去日苦长。今我不乐。蟋蟀在房。乐以会兴。悲以别章。岂曰无感。忧为子忘。我酒既旨。我肴既臧。短歌有咏。长夜无荒。
范蠡五湖收远迹,管宁沧海寄余生。可怜世上风波恶,最有仁贤不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