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谢徽上人见惠二龙障子,以短歌酬之》

我见苏州昆山金城中,金城柱上有二龙。
老僧相传道是僧繇手,寻常入海共龙斗。
又闻蜀国玉局观有孙遇迹,盘屈身长八十尺。
游人争看不敢近,头觑寒泉万丈碧。
近有五羊徽上人,闲工小笔得意新。
画龙不夸头角及须鳞,只求筋骨与精神。
徽上人,真艺者。
惠我双龙不言价,等闲不敢将悬挂。
恐是叶公好假龙,及见真龙却惊怕。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作品评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写给徽上人(可能是指苏州画家徽州人)以答谢他所画的《惠二龙障子》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苏州昆山金城中的柱子上有两条龙,据说是僧繇刻画的作品。另外也提到了蜀国玉局观中的孙遇的龙形雕塑,以及五羊这座雕塑。诗人认为徽上人的画龙技艺非常出众,不仅形象逼真,更能表达龙的筋骨与神韵,可谓是真正的艺术家。诗人由此表示不敢把他所画的龙挂在一起,因为担心和叶公一样,只喜欢虚假的龙,却见到真正的龙却害怕。整首诗描绘了龙的形象,表达了对徽上人的赞美和敬佩。

中文译文:
我见苏州昆山金城中,
金城柱上有二龙。
老僧相传道是僧繇手,
寻常入海共龙斗。

又闻蜀国玉局观有孙遇迹,
盘屈身长八十尺。
游人争看不敢近,
头觑寒泉万丈碧。

近有五羊徽上人,
闲工小笔得意新。
画龙不夸头角及须鳞,
只求筋骨与精神。

徽上人,真艺者。
惠我双龙不言价,
等闲不敢将悬挂。
恐是叶公好假龙,
及见真龙却惊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主要描述了苏州金城上的两条龙和蜀国玉局观中的孙遇的龙形雕塑。这些龙的形象引发了诗人对徽上人画龙技艺的赞赏和敬佩。诗人认为徽上人的画龙技艺非常出众,他能够准确地表达龙的形态、筋骨和神韵,使得龙形雕塑栩栩如生。诗人由此表示对徽上人的双龙作品非常珍惜,不敢随意将其挂起来,因为担心像叶公那样,只喜欢虚假的龙,一旦见到真正的龙却会感到惊恐。

这首诗以对龙的描述为主线,通过描绘苏州金城上的龙和蜀国玉局观中的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徽上人的艺术才华的赞美。诗人通过对龙的描绘和对徽上人画龙技艺的赞美,展现出了对艺术的敬畏和对真实与虚假的思考。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简练,描绘了龙的神韵和徽上人的才华,是一首具有美感和哲思的佳作。

  • 《次韵为乐黔州内子寿》

    四牧车前瞿茀施,六珈光里振榆挥。侯宫燕喜千年寿,天诏鸾封咫尺威。西阁雨晴山靡靡,东湖云澹水微微。春风无限长生意,客子何妨缓缓归。

  • 《送喻叔奇工部知括苍二首》

    自复林湖隐,相从却恨稀。梅花年后白,江水去边肥。世态纷纷改,交心特特违。暖晴当送别,敢望款柴扉。

  • 《西墅新居》

    渐渐见苔青,疏疏遍地生。闲穿藤屐起,乱踏石阶行。野鸟啼幽树,名僧笑此情。残阳竹阴里,老圃打门声。

  • 《枕上》

    枕上三更雨,天涯万里游。虫声憎好梦,灯影伴孤愁。报国记安出?灭胡心未休。明年起飞将,更试北平秋。

  • 《偈颂一百六十首》

    眼空宇宙常无物,大坐当轩孰敢窥。选佛选官俱已了,同途把手不同归。

  • 《终南别业/初至山中/入山寄城中故人》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