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罗清似翟公门,门外都无野雀喧。
可但风流追鲍谢,直教高论到羲轩。
绝怜父子为知己,时把文章得细论。
个里是非何足较,乍贤乍佞一王尊。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这首诗词是宋代楼钥所作的《谢景英送郑景元篇末见属次韵》。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张罗清似翟公门,
门外都无野雀喧。
可但风流追鲍谢,
直教高论到羲轩。
绝怜父子为知己,
时把文章得细论。
个里是非何足较,
乍贤乍佞一王尊。
诗意:
这首诗词是楼钥以辞别郑景元的形式表达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文学的推崇之情。诗人以鲍照和谢安作为典型,表达了对风流才子的追求,希望能够在文学上追随他们的足迹。诗人将高论推至羲轩,表达了对学术追求的高度重视。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父子之间深厚友谊的羡慕之情,认为他们能够时常共同探讨文章,品评细节。最后,诗人以乍贤乍佞一王尊的形象,暗示了社会上的是非不足以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学术追求的思考。首节描绘了一个安静洁净的门庭,暗示了诗人追求清雅高致的生活境界。其次,诗人以鲍照和谢安作为榜样,表达了对风流才子的向往,希望能够像他们一样在文学上取得成就。将高论推至羲轩,更体现了对学术追求的追崇。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父子之间深厚友谊的羡慕之情,认为他们可以共同探讨文章,品评细节,这种友谊的珍贵令人怜悯。最后,诗人以乍贤乍佞一王尊的形象,表达了对社会上虚伪和是非之争的不屑,认为这些不足以成为真正衡量人才的标准。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友谊、文学和社会伦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真挚情感的追求。同时,诗中巧妙运用了典故和比喻,使诗意更加深远。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言简意赅,展示了楼钥的才华和对文学的热爱。
广行行实称才华,如节鸾和驭宝车。曾燕琼林天一幄,却吟玉蕊市三家。大篇追补唐诗阕,盛事常流鲁頖夸。别有冰姿延客住,白池腾种白莲花。
一时决讼憩棠阴,底事南人惜到今。德化及人仍及树,止缘当日本根深。
摇摇墙头花,浅深争灼灼。容冶不自持,飘扬成轻薄。只知朝为春风开,不知暮为春风落。人心爱春花喜,看花却嫌花结子。别愁常乱空中絮,年光付与东流水。今朝还是见花开,明日清阴满绿苔。寂寞流莺归去后,忍看落日上高台。
矮屋炎天不可居,高亭爽气亦元无。小风不被蝉餐却,合有些凉到老夫。
风流曼倩碧云仙,惯见儿嬉寿母前。莫讶科名后馀子,要教富贵出长年。鹅黄新酿香浮甕,雁翅横秋影接天。端的姮娥消息近,南坡丹桂已开先。
合处畴能证不疑,吾宗神秀岁寒姿。无书寄便今犹懒,说似应须倩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