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台何处得奇葩,分送天津小隐家。
初讶山妻忽惊走,寻常只惯插葵花。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诗词:《谢君实端明惠牡丹》
朝代:宋代
作者:邵雍
霜台何处得奇葩,
分送天津小隐家。
初讶山妻忽惊走,
寻常只惯插葵花。
中文译文:
在哪个地方,霜台上得到了这奇特的牡丹花,
将它分送给了住在天津的隐士。
一开始,他的山野妻子吃惊地突然跑来,
平时她只习惯插插向日葵的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以牡丹花为主题的情景。牡丹被描述为一种奇特、珍贵的花朵,作者将它送给了住在天津的隐士朋友。诗中的"霜台"可以指代一处或一座花园,而牡丹花在其中绽放,显示出它的美丽和珍贵。作者通过送牡丹花给朋友,表达了他对友情的赞赏和珍视。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作者的妻子的反应。她平时只习惯插插向日葵的花,因此对于收到牡丹花的情况感到吃惊,并快速跑来看这奇特的花朵。这个情节可能暗示了作者的妻子对于平凡、普通的事物更为习惯和熟悉,而牡丹这样的珍稀花卉对她来说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牡丹花的珍贵和作者对友情的赞赏。通过对比作者妻子的反应,也反映了人们对于不同事物的感受和习惯的差异。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和人情之间微妙关系的领悟。
恰则董髫两髧,俄然揽镜千丝。昧老聃守黑义,动墨子染白悲。
白鹤乘空何处飞,青田紫盖本相依。缑山七月虽长去,辽水千年会忆归。缑山杳杳翔寥廓,辽水累累叹城郭。经随羽客步丹丘,曾逐仙人游碧落。迢迢碧落断氛埃,霞堂云阁几重开。欲寻东海黄金灶,仍向西山白玉台。九皋独唳方清切,五里惊群俄断绝。月下分行似度云,风前飏影疑回雪。
日落洞庭波,吴娃荡桨过。道人吹铁笛,风浪夜来多。道人铁笛响,半入洞庭山。天风将一半,吹度白银湾。仙橘大如斗,浮之过洞庭。江妃浑未识,唤作楚王萍。海客报奇事,青天火瓮飞。明朝雷泽底,新有落星矶。网得珊瑚树,移栽玛瑙盆。夜来风雨横,龙气上珠根。海上双雷岛,浑如
微凉天气似秋期,风触疏帘影自移。远梦有时寻水寺,孤吟终日对莎池。笋梢成翠堆轻箨,梅实翻黄压嫩枝。兀兀腾腾聊自遣,此怀深谢野僧知。
攻击愁城从事里,消磨日月手谈中。不缘我辈真风味,安得尊前笑语同。
抽簪脱袴满城忙,大半人多在戏场。膈膊鸡犹金爪距,勃跳狙亦衮衣裳。湘累无奈众人醉,鲁蜡曾令一国狂。空巷冶游惟病叟,半窗淡月伴昏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