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谢李公达惠诗再答》

功名无得得闲身,位列东朝愧汉臣。
空性屡捞潭底月,浮名那记禁中春。
知音罕遇忘言士,绝学常思过量人。
莫取无心心外道,此心生处即为尘。

作者介绍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作品评述

《谢李公达惠诗再答》是宋代诗人韩维的作品。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淡漠和对名利追逐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真知灼见和真正的友谊的珍惜。

诗词的中文译文:
功名无得得闲身,
位列东朝愧汉臣。
空性屡捞潭底月,
浮名那记禁中春。
知音罕遇忘言士,
绝学常思过量人。
莫取无心心外道,
此心生处即为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揭示了诗人对功名的态度。诗人认为追求功名不能使内心得到真正的宁静,反而束缚了自己的自由。他自称愧对东汉时期的臣子谢安和李斯,觉得自己的地位和功名不能与他们相比。

诗中提到了"捞潭底月"和"记禁中春",这是比喻功名和名利的虚幻和短暂。诗人认为,追逐浮名虚誉只会让人陷入虚幻和空虚之中,无法获得真正的满足和幸福。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真知灼见和真正的友谊的渴望。他认为真正的知音和忠诚的朋友很难得遇到,而对于那些忘记过去言论的人,他们是绝迹的学者,应该被珍视。诗人也提到了对超越常人的思考和学问的追求,认为这样的追求是有价值的。

最后两句"莫取无心心外道,此心生处即为尘"表达了诗人反对追求虚名和名利的观点。他呼吁人们不要追求虚无的目标,而要专注于内心的真实和本质。诗人认为只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追求才是有意义的,而追求功名和名利只会使人陷入尘世之中。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功名追求的反思和对真实价值的追求。通过对虚名与真实的对比,诗人呼唤读者要珍惜真正的友谊和内心的宁静,超越功名的追求,追寻真正的人生意义。

  • 《和静照诗韵》

    莫辞迢递供杯茶,香喷云腴映彩霞。两两梦中休说梦,觉来浑是梦中花。

  • 《赞寂岩忠和尚》

    师之出处,师之面颜。云横楚甸,雨过淮山。阅其语录,见其作用。玉转珠回,云兴泉涌。寂岩之道,莫能形容。我今赞之,持尺量空。

  • 《天关回到世吟》

    九霄云路奇哉险,曾把冲身入太和。今日东归浑似梦,望崖回首隔天波。

  • 《喜迁莺》

    宿莺啼,乡梦断,春树晓朦胧。残灯和烬闭朱栊,人语隔屏风香已寒,灯已绝,忽忆去年离别。石城花雨倚江楼,波上木兰舟。雾濛濛,风淅淅,杨柳带疏烟。飘飘轻絮满南园,墙下草芊绵燕初飞,莺已老,拂面春风长好。相逢携酒且高歌,人生得几何?

  • 《从幸秦川过白卫献诗》

    吾王巡狩为安边,此去秦亭尚数千。夜照路岐山店火,晓通消息戍瓶烟。为云巫峡虽神女,跨凤秦楼是谪仙。八骏似龙人似虎,何愁飞过大漫天。

  • 《中酒》

    南邻酒熟爱相招,蘸甲倾来绿满瓢。一醉不知三日事,任他童稚作渔樵。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