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到蒙城有信归,殷勤惠米助晨炊。
老僧钵满慵相唤,长者恩深只自知。
粒粒圆成难著会,明明嚼碎更何疑。
赵州遗语诚非谬,一饱元来忘百饥。
这首诗词是宋代释子淳所写的《谢蒙城善友惠米》。诗人讲述了自己到蒙城时,得到了一位名叫善友的朋友赠送的大米,这位朋友非常殷勤地帮助他煮早饭。但是,当他想要向老僧借鉢时,老僧并不热心,只是慵懒地应了一声。诗人深感长者的恩情深厚,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最后,他引用了赵州禅师的一句话,表达了自己一饱即忘的心态。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感恩的体会,也展示了他对于禅宗思想的理解。通过诗人的叙述,读者可以感受到朴素而真挚的友谊及其内在的力量。同时,诗人在表达感恩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禅宗生活态度的崇尚和推崇。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客到蒙城有信归,
殷勤惠米助晨炊。
老僧钵满慵相唤,
长者恩深只自知。
粒粒圆成难著会,
明明嚼碎更何疑。
赵州遗语诚非谬,
一饱元来忘百饥。
这首诗词在语言和形式上都非常简洁,却能够表达深刻的内涵。首句“客到蒙城有信归”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到达蒙城的情景,第二句“殷勤惠米助晨炊”则展现了善友的热情和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第三句“老僧钵满慵相唤”则寓意深长,生动地刻画了老僧的形象,以及禅宗生活中的慵懒态度。第四句“长者恩深只自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长者恩情的感激,以及对于“知行合一”的禅宗理念的理解。第五、六句“粒粒圆成难著会,明明嚼碎更何疑”则通过对于米饭口感的描绘,寓意出禅宗思想中的“一粒米含三千界”的观念。最后一句“赵州遗语诚非谬,一饱元来忘百饥”则引用了赵州禅师的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生活态度的认同和推崇。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感恩和禅宗思想的理解和体会。其内涵深刻,寓意深长,是一首具有价值的诗作。
金风玉露。喜鹊桥成牛女渡。天宇沈沈。一夕佳期两意深。琼签报曙。忍使飚轮容易去。明日如今。想见君心似我心。
舟横别港赴鸥约,人立斜阳等燕归。心事一春拈不出,两堤杨柳又绵飞。片云筛雨过横塘,衬断苹风作晚凉。意快短檠推不照,柳边听月对啼螀。
公馀纵目望江山,万化穷来冈象间。闻说圣君将下诏,未容清澹与僧闲。
稼桃复稼李,照影落春水。渡头看青杨,翦剪从风起。裁书写连环,殷勤问行李。一笼幺凤翼,一系青鸾尾。江南三月天,群英烂如绮。开到芜菁花,春事良未已。何当缓缓归,荡漾绿波裹。
江蓠生古砌,花每落禅床。嘉客未采掇,空门自馨香。名因诗目见,色对道心忘。不遇陆内史,谁知殊众芳。
净客之名从此有。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持此一卮同劝後。愿花长在人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