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谢王元才见惠峨嵋山菩萨石》

久闻光明山,下有太古雪。
大冬剧严凝,厚地愈融结。
峥嵘成层冰,千岁终不灭。
野翁因斸荒,得此走城阙。
初非人磨礲,真是天剞劂。
形模如圭长,颜色逾玉洁。
巨细皆晶荧,青里俱洞澈。
或疑普贤化,谁得昆吾切。
太阳一照曜,神光时发越。
诚宜置宴坐,相伴修白业。
可配寒露壶,清泠濯明月。

作品评述

《谢王元才见惠峨嵋山菩萨石》是宋代晁公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光明山久已闻名,山下覆盖着太古的雪。严寒的冬天使冰雪更加凝结,地面越发厚实。冰雪层层堆叠,千年来未曾融化。一个野翁因为荒山而来,偶然发现了这块巨石。这并非是人工雕琢的作品,而是上天的杰作。它的形状像一块长方形的玉石,颜色更加洁白。巨大的石块散发着晶莹的光芒,透过石块可以看到清澈的青色。有人怀疑这是普贤菩萨的化身,但是谁能真正理解它的来历呢?太阳一照耀,神光时而闪烁。我们应该摆宴款待它,与它一同修行追求纯洁的道德。可以将清凉的露水盛入壶中,用来洗涤明亮的月光。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谢王元才在光明山下发现了一块巨大的菩萨石。作者通过对石头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这块石头的敬仰和钦佩之情。石头形状规整,颜色洁白,散发出晶莹的光芒,给人以神秘而庄严的感觉。作者将其比喻为天然的杰作,使人产生一种仰视和敬畏之情。在作者看来,这块石头或许是普贤菩萨的化身,有着神圣的意义。作者呼吁人们应该以宴会的方式款待这块石头,与它一同修行追求纯洁和清净的境界。最后,作者以壶中盛露的方式来象征水洗心灵,使人们能够获得明净和智慧。

整首诗词通过对菩萨石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通过对石头的赞美,表达了对纯洁和美好事物的追求,并倡导人们以修行的心态面对世界。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捣练子 赠清净散人》

    休执拗,莫痴顽。休迷假相莫悭贪。休起愁,莫害惭。听予劝,访长安。逍遥坦荡得真欢。守清净,结大丹。

  • 《天上谣》

    千尺仙台冰玉轩,云中鸡犬寂无喧。桂花浑白如人世,露湿霓裳冷不翻。

  • 《开东园路北至山脚因治路傍隙地杂植花草》

    病眼逢人每嬾开,正须此地洗氛埃。数枝梅向林梢出,一脉泉从岭背来。藤杖有时缘石磴,风炉随处置茶杯。残躯自笑如春草,又喜天边斗柄回。

  • 《遇秋塘陈老丈》

    水匝桥横处士家,东轩书册旧生涯。秋风满径一筇晚,柳未全疎桂欲花。

  • 《赠李士宁》

    蜀狂士宁者,不邪亦不正。混世使人疑,诡谲非一行。平生不把笔,对酒时高咏。初如不著意,语出多奇劲。倾财解人难,去不道名姓。金钱买酒醉高楼,明月空床眠不醒。一身四海即为家,独行万里聊乘兴。既不采药卖都市,又不点石化黄金。进不干公卿,退不隐山林。与之游者但爱其人

  • 《享先农乐章·肃和》

    樽彝既列,瑚簋方荐。歌工载登,币礼斯奠。肃肃享祀,颙颙缨弁。神之听之,福流寰县。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