剗草曾升马祖堂,暖窗接膝话还乡。
赠行百衲兜罗袜,处处相随入道场。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谢晓纯送衲袜》是宋代文人黄庭坚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剪除了草木,曾经登上马祖堂。
温暖的窗户,坐在一起谈论归乡。
赠送行者百衲兜罗袜,
到处相伴进入道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黄庭坚对朋友谢晓纯送来衲袜的感激之情。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割草的经历,这使他能够前往马祖堂,一个与佛教修行相关的地方。在温暖的窗边,诗人和朋友坐在一起,谈论着归乡的事情。最后,诗人将衲袜赠送给修行者,表示无论何时何地,他都愿与他们共同前行,融入佛教的道场。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通过剪除草木的描写,暗示自己割除烦恼杂念,心境纯净。马祖堂是佛教寺庙的代表,诗人曾经登上马祖堂,意味着他对佛教的崇敬和探索。温暖的窗户和接膝谈论归乡,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的亲近和真诚的对话。衲袜作为佛教修行者的装束,被诗人赠送给行者,表达了他对佛教修行的尊重和支持。最后一句“处处相随入道场”,表达了诗人与行者同行的决心和志向,无论在何处,都愿意与修行者一同融入佛教的道场。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清新,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出诗人内心的感激之情和对佛教修行的向往。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经历和情感,传递出对友谊和真理追求的思考与赞美。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味的笔触,展示了黄庭坚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人生的独到理解。
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餱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笃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陟则在巘,复降在原。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于
六月泺阳天似水,月弓初上新弦。一篇来寿我同年。帝京贤牧守,人世妙神仙。年甲偶同人却别,我今早已华颠。羡君福禄正如川。印章金磊磊,阶树玉娟娟。
鄱阳风鼓浪千寻,彻底探穷不顾身。塔主连声呼莫莫,截流机峻恐惊人。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我友天下士,逝者八九人。非无新造交,亦有久故亲。可与共安利,未可同隐沦。欣然得一个,回首终醉辛。
自從游紫陌,谁肯隐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