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不过一瓢,食不过一箪,田夫亦不改其乐,而夫子不谓之能贤,何也。
颜渊当首出万物,而奉以四海九州,而享之若是,故曰人不堪其忧。
若余之於山泽,鱼在深藻。
鹿得丰草,伊其野性则然。
盖非抱陆沈之屈,怀迷邦之宝。
既不能诗成无色之画,画出无声之诗。
又白首而不闻道,则奚取於似摩诘为。
若乃登山临水,喜见清扬,岂以优孟为孙叔敖,虎贲似蔡中郎者耶。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写真自赞五首》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饮不过一瓢,食不过一箪,
虽然只喝一瓢酒,只吃一箪饭,
田夫却不改变他们的快乐,
而夫子却不称赞他们为贤人,为什么呢?
因为颜渊是万物的首领,
他供奉四海九州,
并享受其中的美好,所以说人们无法承受他的忧愁。
如果说对于山泽而言,鱼儿在深藻中,
鹿能得到丰美的草,它们的野性就会如此。
并非是因为抱有陆沉之屈服,
怀揣着迷失的国家之宝。
既然不能将诗创作成无色的画卷,
将画绘制成无声的诗篇。
年老却不听闻道义的声音,
那又如何能与摩诘相似呢?
如果我们登上山巅,俯瞰江水,
欣喜地看到清澈而翔实的景象,
难道能将优孟与孙叔敖相提并论,
将虎贲与蔡中郎相比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黄庭坚对于人生境遇和人物评价的思考。黄庭坚通过自我赞美的方式,反思了社会对于贤人和普通人的评价标准。他认为,田夫虽然饮食简单,但依然能够保持快乐;而夫子却不称赞他们,这引发了黄庭坚的思考。他进一步比较了自然界中的鱼和鹿,认为它们在山泽中得到滋养后,仍然保持了本性的优美。接着,他抱怨自己无法将诗创作成画的形式,也无法将画表达成诗的形式,并自嘲道自己年老却无法领悟道义。最后,他以登山、观水的情景作为结尾,质疑了社会对于优秀人物和平凡人物的评价和认知。
这首诗通过对人生和社会评价标准的反思,表达了黄庭坚对于人性、自然和艺术的独特见解。他以简洁的语言,巧妙地揭示了对于社会评价标准的质疑,并借自然和艺术的对比,表达了他对于人生和人物评价的思考。整首诗词充满了思辨和哲理意味,展现了黄庭坚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才华。
今日元家宅,樱桃发几枝。稀稠与颜色,一似去年时。失却东园主,春风可得知。
乍凉天气好,何处不堪游。鸿雁来宾日,鹰{左亶右鸟}得志秋。忘形终夕乐,失脚一生休。多少江湖上,舟舡未到头。
长途畏日欲流金,聊向招提觅快襟。翠合苔痕人寂寂,凉生柏影院深深。苦无俗物败佳思,况有寒泉醒客心。一饷清风寄蕲竹,又飞征盖指城阴。
月白霜寒客梦醒,笛声迥出柳洲亭。莫教吹过孤山去,风里梅花不耐听。
万事皆零落,平生不可思。惟馀酒中趣,不减少年时。
朝来微有雨,天地爽无尘。北阙明如画,南山碧动人。车舆终日别,草树一城新。枉是吾君戚,何门谒紫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