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罢宴游,东阁念林丘。
特减花边峭,来添竹里幽。
忆过阳朔见,曾记大湖求。
从此频吟绕,归山意亦休。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谢主人石笋
西园罢宴游,东阁念林丘。
特减花边峭,来添竹里幽。
忆过阳朔见,曾记大湖求。
从此频吟绕,归山意亦休。
诗词的中文译文:
感谢主人石笋
西园宴会结束,我思念着东阁的林丘。
特意削减了花边的峭壁,添加了竹子的幽静。
回忆起曾经去过阳朔,也记得曾经寻求过大湖。
从那时起,我频繁地吟唱,我寻求归山的心意也放下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唐代诗人齐己写的,表达了诗人对归隐山水的向往和沉思感慨。
诗的开头“西园罢宴游,东阁念林丘”,描绘了诗人参加完宴会后回到东阁,开始想念林丘的情景。通过“特减花边峭,来添竹里幽”,诗人以景物的改变来表达内心隐逸的心情,将花边峭壁削去,增添了竹子的幽静,营造出一种清静、宁静的山水景致。
接着,诗人在诗中回忆起曾经去阳朔和大湖的经历,“忆过阳朔见,曾记大湖求”,这些经历不仅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使他对归山的向往更加浓烈。
最后两句“从此频吟绕,归山意亦休”,表达了诗人因怀念山水之美而频繁吟唱,但也意识到真正的归隐山水之意已经放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山水的美丽和回忆的经历,表现了他对归隐山水生活的向往和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选择和释放。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入的内心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追求和选择的思考。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对宁静、幽静的追求和对内心归隐的渴望。
离堂徒宴语,行子但悲辛。虽是还家路,终为陇上人。先秋雪已满,近夏草初新。唯有闻羌笛,梅花曲里春。
十年谪宦鬼方人,三遇鸿恩始到秦。今日九衢骑马望,却疑浑是刹那身。
信任水云游,欣放灵猿傻。要去随霞恣害风,乘良马。稳坐香罗帕。南北与东西,选甚高和下。处处来回得自如,呈弓马。会把明珠射。
山中寂寞少花枝,过尽春风病不知。未分春归便无迹,陶瓶聊复浸酴醾。
燕雁下扬州,凉风柳陌愁。可怜千里梦,还是一年秋。宛水环朱槛,章江敞碧流。谬陪吾益友,只事我贤侯。印组萦光马,锋铓看解牛。井闾安乐易,冠盖惬依投。政简稀开阁,功成每运筹。送春经野坞,迟日上高楼。玉裂歌声断,霞飘舞带收。泥情斜拂印,别脸小低头。日晚花枝烂,釭凝
病魂招得未浑全,暝倚秋屏岂是禅。一梦忽成霜蝶去,草深三迳若为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