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畀村翁一段奇,发函虹气贯茅茨。
肯移金鼎调元手,为作玉龙檠雪枝。
绝艳从教百花妒,秘藏莫遣六丁知。
信庵丞相亲分付,麽去花光与补之。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信庵丞相为余作墨梅二轴谢以小诗》是宋代刘克庄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赐给村翁一段奇迹,
发函中散发着彩虹之气,
敢于移动金鼎调整元手,
创作出玉龙檠的雪白枝条。
绝艳的美丽令百花都感到妒嫉,
这秘密藏在六丁手中不可泄露。
信庵丞相亲自嘱咐,
不要让花朵失去光彩,要加以修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村翁得到天赐的奇妙墨梅,通过移动金鼎、调整元手的方式,创作了一幅雪白枝条上的玉龙檠图画。墨梅的美丽令所有其他花朵都感到嫉妒,因此作者强调了保守这个秘密的重要性,不让其他人知道。最后,信庵丞相特别嘱咐要保护好这朵墨梅,修补它,不让它失去光彩。
赏析:
这首诗词以墨梅为主题,通过描绘墨梅的独特之处和美丽的形象,展示了作者对墨梅的热爱和推崇。诗中使用了一些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天赐给村翁一段奇迹"、"发函中散发着彩虹之气"等,给人以奇幻而神秘的感觉。作者通过形容墨梅如玉龙檠般雪白的枝条,表达了墨梅的洁白纯净和高贵典雅的品质。
诗中还有"绝艳从教百花妒,秘藏莫遣六丁知"这一句,揭示了墨梅的异类之美,令其他花朵感到嫉妒。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墨梅独特魅力的赞美和珍视。最后,信庵丞相的嘱咐更加强调了墨梅的重要性,要保护好它,不让它失去光彩。
整首诗词流畅自然,通过对墨梅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艺术创作的热情。读者在品味诗中的意境时,可以感受到墨梅的静谧、高雅与神秘,以及作者对墨梅的深情厚意。这首诗词在宋代被广泛传诵,展示了刘克庄的才华和对艺术的追求。
待阙南风欲炷香,东风打并住西堂。石榴已著乾红蕾,却问春归有底忙。
相逢仍朔漠,相问即波涛。江思苇花折,笛声关月高。簿书君阅倦,章句我吟劳。竟夕空凭阁,长河漴石壕。
功名富贵付悠悠,高卧山城又过秋。燕坐香灯为静侣,闲行麋鹿是同游。青黄草木新霜过,潇洒溪山夜雨收。回首十年梁苑客,枉教白却少年头。
魏武子孙今寂莫,唐来只有画将军。邺城初见黄须面,尚喜登堂词若云。乃公白首图籍里,小心恐惧教其子。文章锦心仍绣腑,屠龙殚家安用许。半年系船康海门,官忙不共持一樽。冈头黎花吹欲尽,淮口汴流来正浑。鄙夫日欲向吴越,官满一封飞魏阙。着书虎观未敢言,蔽身蝉叶真痴绝。
古人务乐善,见士即推毂。今也多忌才,对面远贤蜀。顾予尝喜学,幽室未偶烛。幸会才翘翘,深惭识碌碌。升堂听高论,惟愁日景促。经义许叩击,诗章容往复。荷公引重语,玞珉变良玉。一违几席来,羲娥变昏旭。远闻落帽节,宾朋相追逐。剩摘篱下黄,痛饮杯中醁。清谈已忘倦,佳篇
齿疏鬓白两眸昏,万事无堪老病身。脱粟犹沾太仓禄,法冠仍忝外台臣。直缘迂僻求闲地,岂是孤高慕古人。英俊满朝皆稷契,太山何少一飞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