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新城道中》

已去日边远,宜春程尚赊。
呼童秣征马,带月趁啼鸦。
桥断复揭水,路穷还渡沙。
谁能饰厨传,裹饭野人家。

作者介绍

葛立方(?~一一六四),字常之,号懒真子,江阴(今属江苏)人。胜仲子。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嘉泰吴兴志》卷一七)。十七年,爲祕书省正字。十九年,迁校书郎。二十一年,除考功员外郎。以忤秦桧得罪。桧死召用,二十六年以左司郎中充贺金国生辰使。二十七年,权吏部侍郎。二十九年,出知袁州,未几以事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七五、一七七、一八二),退居吴兴。孝宗隆兴二年卒。着《归愚集》、《韵语阳秋》。事见《韵语阳秋》自序及宋徐林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葛立方诗,以宋抚州刻本《侍郎葛公归愚集》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存五至十三卷,其中诗五卷),校以清光绪《常州先哲遗书》本(简称光绪本)。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作品评述

《新城道中》是宋代诗人葛立方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已去日边远,宜春程尚赊。
呼童秣征马,带月趁啼鸦。
桥断复揭水,路穷还渡沙。
谁能饰厨传,裹饭野人家。

诗意:
这首诗以写实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旅途中的景象。诗人离开了边远的地方,正在前往宜春的旅程中。他呼唤仆人来喂养马匹,一边乘月光抵达目的地,一边听到乌鸦的啼叫。在途中,他发现桥断了,重新搭起桥板,继续跋涉。路途艰难,但他仍然坚持渡过河沙。最后,诗人思考着谁能够在茫茫旅途中提供温暖的食物,给那些居住在荒野中的人们。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和诗人的深情。诗人通过描绘行进中的场景和自己的感受,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中。他使用了具体的细节,如呼唤仆人、乘月趁鸟鸣、桥断渡沙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旅途的真实感受和诗人的坚韧品格。

诗中的桥断和路穷可以被视为诗人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但他并没有被困住,而是选择继续前行。这种乐观坚韧的态度体现了诗人的豁达和执着。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于旅途中温暖和美好的向往,诗人思考着谁能够给予他们温暖和帮助。这种对于人情温暖的渴望,使得整首诗既有了对现实的描摹,又有了对理想的追求。

《新城道中》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旅途中的辛酸和希望,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人情世故。这首诗以其真实感和情感共鸣,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旅途中的人生画卷。

  • 《响应山》

    一派寒滩度白云,几重危磴远红尘。奇礓烟合松筠古,绀殿香浮栋宇新。玉响碧潭鸣地籁,瀑垂苍岭挂天绅。潜虬未用升云去,乞取晴天畀散人。

  • 《秋霁二首》

    晓河回北陆,夕雨净西郊。水足鱼忘喣,林寒鸟恋巢。阁苔浮绿晕,社橘老丹包。谁与同真想,清风是淡交。

  • 《以灯圆饷陆太仆》

    三五新正忆故园,屑云糜玉闹春盘。小奴解作江南意,远客都忘岁暮寒。梅欲斗圆忙着子,雪如争巧故成团。玉厓太仆真清吏,莫认明珠按剑看。

  • 《冬夜陪丘侍御先辈听崔校书弹琴》

    雪满中庭月映林,谢家幽赏在瑶琴。楚妃波浪天南远,蔡女烟沙漠北深。顾盼何曾因误曲,殷勤终是感知音。若将雅调开诗兴,未抵丘迟一片心。

  • 《试院煎茶》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古语云煎水不煎茶。)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従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

  • 《杂述》

    欲士心胸塞,高人眼目醒。罗浮夜半日,南极海中星。观心无别法,问梦有前人。夜或长于夜,身还外此身。万种由心造,千灵并我生。病中闻蚁斗,司处喜驴鸣。天因断鳌立,人共倮虫生。积气元无物,含灵总有情。坏衲归杜窖,还舟上玉天。莫疑佛富贵,不信鬼神仙。功名只可笑,时命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