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本春桃行石颜,暖风扶袖入云端。
庾郎食菜今多少,但看行厨白璧盘。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新春道中口占》是宋代诗人李新所作,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千本春桃行石颜,
暖风扶袖入云端。
庾郎食菜今多少,
但看行厨白璧盘。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春天的景象。春桃盛开,千本鲜花在路旁绽放,吸引了路过的行人驻足观赏。温暖的春风轻轻拂过,似乎将人们的袖子扶上云端。诗中还提到了庾郎(庾信)的身影,暗示他正在享用美味的佳肴。这里提到的行厨白璧盘,暗指庾郎的餐桌上摆满了精美的饭菜。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春天的美丽景色,通过对春桃和暖风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温暖和生机。诗人用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同时,诗中的庾郎和行厨白璧盘的描绘,给人以美食的联想,增加了诗词的情趣和趣味性。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向往,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匡庐之山瀑布泉,老子结社来何年。林间经罢常随鹿,云外樵归或遇仙。坐石有时巾挂树,焚香终日袖携烟。市南别有秋江水,种得花开总是莲。
当年曾任青春客,今日重来白雪翁。今日当年已一世,几多兴替在其中。
诗境千梅匝草堂,参军今又课梅忙。悬知句子追群谢,每见乡人说季方。处士骨寒谁得髓,老夫鼻塞尚闻香。诸君摘出惊人语,玉篴横吹入乐章。
初开江月透双林。隐映素波深。风恬湛然莹净,清夜好知音。白醪酒,自然斟。信时吟。无萦无系,豁畅开怀,一任浮沉。
诏书征拜脱荷裳,身去东山闭草堂。阊阖九天通奏籍,华亭一鹤在朝行。沧洲离别风烟远,青琐幽深漏刻长。今日却回垂钓处,海鸥相见已高翔。
九十秋光三十八,新居初度称觞。青衫彩服列郎娘。孙枝无处著,犹欠两东床。尽是当年亲手种,如今满院芬芳。只凭方寸答苍苍。个中无尽藏,谁弱又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