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本羇孤,自少已非壮。
今而老且病,何用苦惆怅。
误蒙三圣知,贪得过其量。
恩私未知报,心志已凋丧。
轩裳德不称,徒自取讥谤。
岂若常夫子,一瓢安陋巷。
身虽草莽间,名在朝廷上。
惟余服德义,久已慕恬旷。
矧亦有吾庐,东西正相望。
不须驾柴车,自可策蔾杖。
坐惊颜鬓日摧颓,及取新春归去来。
共载一舟浮野水,焦陂四面百花开。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新春有感寄常夷甫》是宋代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一生孤独,从小就不算强壮。
如今老了又生病,何必苦恼忧伤。
误以为得到了三位圣人的知遇,贪得无度。
恩情私心未能回报,心志已经消沉。
我虽然身着华丽的衣裳,却只招来嘲讽。
与常夫子相比,我只是一个住在破巷的人。
虽然我身处草莽之间,我的名字却在朝廷上流传。
我只追求德行和正直,早已向往宁静和广阔。
而且我有我的庐山,东西相对,互相瞻仰。
不需要驾驶马车,只需手持拐杖。
坐着惊讶地看着我的颜色和鬓发一天天凋零,
直到迎接新春的归来。
我们一起乘坐小船在野外的水上漂流,
焦陂四周百花盛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欧阳修对自己生活的思考和感慨。他感叹自己一生的孤独和身体的衰老,对此感到苦恼。他认为自己误以为得到了圣人的知遇,贪得无度,没有回报别人的恩情,心志也逐渐消沉。他觉得自己虽然身着华丽的衣裳,却只招来嘲讽,与那位常夫子相比,自己只是一个住在破巷的人。尽管如此,他依然追求德行和正直,向往宁静和广阔。他有自己的庐山,东西相对,互相瞻仰。他认为不需要驾驶马车,只需手持拐杖,坐着惊讶地看着自己的颜色和鬓发一天天凋零,直到迎接新春的归来。最后,他描述了与朋友一起乘坐小船在野外的水上漂流,四周百花盛开的美景。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表达了欧阳修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他在孤独和衰老中感到苦恼,但仍然坚持追求德行和正直。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词以自我反思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主题,展现了欧阳修深邃的思想和对人生的思考。
平生不省问田园,白首忘怀道更尊。已上印书辞北阙,稍留冠盖饯东门。冯唐老有为郎恋,疏广终无任子恩。今日荣归人所羡,两儿腰绶拥高轩。
才通香火上高穹,雨脚随收不见踪。岂但五民保狼戾,也缘造物相龙钟。连山杮栗难胜摘,入市禾麻乍出舂。一饱可期秋酿熟,青山绿水即过从。
玄驹不可絷,若象宁无端。南柯二十载,梦觉指一弹。谁云丘垤微,转觉天地宽。
正午风色高,遂泊苍溪县。层崖抱林木,有寺藏葱蒨。出船步危磴,荫密颇索转。上到金仙家,缘空列台殿。修篁挂县溜,坐觉炎暑变。老僧晓经论,言语何贯穿。引我上高阁,阑干俯江面。寥寥百里内,山水尽奇观。谁谓羁旅中,所见皆所愿。汀洲白鸟聚,井邑青烟散。乐此暮忘归,疏钟
雨余湖色静,杂树晓氲氲。空水遥难辨,山花近渐分。叶齐增岸影,鱼聚矗波纹。日出林光白,英英散宿云。
雪晴天外见诸峰,幽轧行轮有去踪。内史宅边今独恨,步兵厨畔旧相容。十年别鬓疑朝镜,千里归心著晚钟。若不他时更青眼,未知谁肯荐临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