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眼盾花兴未厌,不知头上雨廉纤。
流莺浪语春风恨,谁拗花枝插帽檐。
《辛亥二月望祭斋公因游甘园》是宋代朱继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辛亥年的二月望日,我因为要祭祀斋公而来到甘园游玩。老眼已经看得厌倦了盛开的花朵,却不知道头顶上的细雨飘洒。细雨中,流莺的啁啾声传来,春风带来了一种悲愤的情感,谁扭曲了花枝,将它插在了帽檐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辛亥年二月望日祭祀斋公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和思考。
首先,诗中的"老眼盾花兴未厌"表明了作者对盛开的花朵已产生了厌倦感,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物是人非的变化。这种感觉体现了作者对时光的无情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接着,诗中的"不知头上雨廉纤"描绘了头顶上飘洒的细雨。这种雨水的细腻、轻柔,暗示了作者对生活中微小而纤细之事的关注。同时,这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世事变幻、无法预测的无奈。
在下一句中,作者描述了"流莺浪语春风恨",这里的流莺和春风象征着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作者却用"恨"字,表达了对春风的悲愤之情。这可能暗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但又无法完全拥有和享受的复杂心态。
最后两句"谁拗花枝插帽檐",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某种错误和不合理的不满之情。花枝插在帽檐上,既是一种荒诞的画面,也暗示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亵渎和破坏。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探讨人生哲理,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时光更迭和生活变幻的思考和感慨。同时,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给予读者一种悲愤、深沉的情感共鸣,使人们对生命的短暂和珍贵有所思考。
岩岩昭亭山,度岁一再行。吾亲在其下,有路如砥平。风物岁时佳,岂问楚与荆。胡为不得往,使我涕泗横。出身备王官,敢自颓家声。圣皇察庶狱,小大必以情。哀矜且勿喜,死当使之生。念昔栖闽陬,孤童共营营。菽水曾几何,青紫望一经。弟兄亦云幸,假节仍专城。别离乃频有,仆奴
低身锵玉珮,举袖拂罗衣。对檐疑燕起,映雪似花飞。
垂垂瘦萼泫微霜,剪剪纤英锁暗香。金雀钗头金蛱蝶,春风傅得旧宫妆。
残芳不入眼,爱此嘉树秀。青云重欲垂,翠幄远相斗。轻凉迎早夏,繁影乱清昼。兹日更徘徊,聊携一樽酒。
地老天荒尽可花,不同桃李竞繁华。要知鼎鼐调羹味,须问旧时丞相家。
草木日摇落,道路方阻长。丰年米故贱,逆旅钱自荒。暝宿村舍烟,朝行板桥霜。岂不愿息肩,于此增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