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迹清虚绝点尘,更无俗虑得相亲。
可怜一片浮云性,付与逍遥自在人。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心迹》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姜特立。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的「心迹清虚绝点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纯净和超脱尘世的态度。这句诗意味深长,通过「清虚」和「绝点尘」的描述,诗人表达了他心灵的高洁和追求超越尘世的愿望。
接着,诗人写道「更无俗虑得相亲」,表明他没有被世俗的琐事所困扰,没有追求名利的心思,因此能够真正与人相亲。这句诗揭示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以及他对纯粹的人际关系的向往。
接下来的「可怜一片浮云性,付与逍遥自在人」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幻无常的理解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诗人将人类的存在比作一片浮云,形容人的本性即短暂而无常。而「逍遥自在人」则是指那些能够摆脱尘世束缚、自由自在生活的人。诗人将这种自在的境界视为一种可贵的品质,值得称赞和渴望。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现出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超脱尘世的心态。通过清净、超脱和自在的意象,诗人呈现了一种追求心灵自由和纯粹的理想状态。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传达了对世俗的反思和超越的渴望,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胡寇尚未尽,大军镇关门。旌旗遍草木,兵马如云屯。圣朝正用武,诸将皆承恩。不见征战功,但闻歌吹喧。儒生有长策,闭口不敢言。昨从关东来,思与故人论。何为廊庙器,至今居外藩。黄霸宁淹留,苍生望腾鶱.卷帘见西岳,仙掌明朝暾。昨夜闻春风,戴胜过后园。各自限官守,何由
北客怜同姓,南流感似人。相分岂相忘,临路更情亲。
白帝城中云出门, 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 古木苍藤日月昏。戎马不如归马逸, 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 恸哭秋原何处村?
受降临轵道,争长趣鸿门。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夜宴经柏谷,朝游出杜原。终藉叔孙礼,方知皇帝尊。
净土虽周遍,标方必在西。一心无彼此,九品自高低。久别情无奈,重旭路不迷。依凭法藏愿,名字欲先题。
幸脱尘氛入帝城,又携幽恨满归程。雁行不整关心事,深媿汉人千虑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