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新居用韩昌黎诗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为韵》

我亦大痴人,劝者多不足。
抖擞囊中金,倾倒囷内粟。
虽云壁徒立,尚有田可鬻。
百口勿啼饥,张颐仰看屋。

作者介绍

蔡戡(1141—1182),南宋官吏。字定夫,福建仙游人,蔡襄五世孙,蔡伸嫡孙。始居武进,初以荫补溧阳尉,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累官宝谟阁直学士。七年,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八年,知江阴军。历广东、京西转运刮宫,广东、湖南提刑。淳熙十年(1183)由湖广总领徙建康府总领,寻徙淮西总领。光宗绍熙元年(1190)为浙东提刑,召除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五年,兼知临安府,再任湖广总领。宁宗庆元二年(1196)知隆兴府。嘉泰元年(1201)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勤政爱民,赢得清声。生性洒脱,不肯与权奸为伍。韩侂胄掌权后,便告老还乡。才华出众,著作甚丰。

作品评述

《新居用韩昌黎诗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为韵》是宋代蔡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亦大痴人,劝者多不足。
抖擞囊中金,倾倒囷内粟。
虽云壁徒立,尚有田可鬻。
百口勿啼饥,张颐仰看屋。

诗意:
这首诗词是蔡戡为了庆贺自己勤劳三十年有了这所新居,以韩昌黎的诗作为韵律而创作的。诗人自称为"大痴人",并表示他的朋友们的劝告并不足以使他感到满足。他用"抖擞囊中金,倾倒囷内粟"来形容他辛勤劳作积累的财富和粮食,表达了他通过勤劳获得了物质上的富裕。尽管他的房子只是一个简单的壁立而居,但他仍然拥有可以出售的田地,意味着他有更多的财富可供倾销。最后两句"百口勿啼饥,张颐仰看屋"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关心和他们过上富足生活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蔡戡对自己辛勤劳作的骄傲和对家庭幸福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自己财富和生活条件的描述,展示了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并表达了他对于家人充实生活的期盼。诗词中的"囊中金"和"囷内粟"象征着财富的积累,而"百口勿啼饥"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人充足食物的关切。整首诗词简练有力,用意明确,展示了宋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关注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家庭幸福的渴望和珍视。

  • 《奉和袭美谢友人惠人参》

    五叶初成椵树阴,紫团峰外即鸡林。名参鬼盖须难见,材似人形不可寻。品第已闻升碧简,携持应合重黄金。殷勤润取相如肺,封禅书成动帝心。

  • 《送胡季永赴漕》

    兔目着花官檨黄,永轮飘子秋风香。谁骑瘦马蹈词场,澹翁庭阶玊雪向,天於贤佞真不省,不应阿翁有阿汞。景升儿子漫谷量,未识一丁惟啖饼。阿汞胸中几许书,石渠奄有仍更余,毛锥半点不籧篨,羽镞一脱无犀渠。当家衣钵更谁付?锁厅小借梯云路。澹翁严冷纵不嬉,归来腠上安文度。

  • 《奉和圣制九日侍宴应制得高字》

    禁苑秋光入,宸游霁色高。萸房颁彩笥,菊蕊荐香醪。后骑萦堤柳,前旌拂御桃。王枚俱得从,浅浅愧飞毫。

  • 《偈颂一百零二首》

    一不做,二不休。得人一马,还人一牛。岂不见临济三遭白棒,大愚肋下三拳痛{上祝下土},不共戴天雠。休休,说著令人满面羞。

  • 《挽方漕》

    半生与士共饥寒,百万浑将一掷看。四十世官持{上竹下汽}节,活人无数奉亲欢。

  • 《雪後寻梅》

    去年看梅南溪北,月作主人梅作客。今年看梅荆溪西,玉为风骨雪为衣。腊前欲雪竟未雪,梅花不惯人间热。横枝憔悴涴晴埃,端令羞面不肯开。缟裙夜诉玉皇殿,乞得天花来作伴。三更滕六驾海神,先遣东风吹玉尘。梅仙晓沐银浦水,冰肤别放瑶林春。诗人莫作雪前看,雪後精神添一半。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