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盈兔缺天涯迥,鹤背松梢拂槛低。
湖镜坐隅看匣满,海涛生处辨云齐。
夕岚明灭江帆小,烟树苍茫客思迷。
萧索感心俱是梦,九天应共草萋萋。
李绅,字公垂,润州无锡人。为人短小精悍,于诗最有名,时号短李。元和初,擢进士第,补国子助教,不乐辄去。李锜辟掌书记,锜抗命,不为草表,几见害。穆宗召为右拾遗、翰林学士,与李德裕、元稹同时号三俊。歷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户部侍郎。敬宗立,李逢吉搆之,贬端州司马,徙江州长史,迁滁、寿二州刺史,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太和中,擢浙东观察使。开成初,迁河南尹、宣武节度使。武宗即位,召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进尚书右僕射,封赵郡公。居位四年,以检校右僕射平章事节度淮南。卒,赠太尉,谥文肃。《追昔游诗》三卷,杂诗一卷,今合编为四卷。 李绅字公垂,润州无锡人,登元和元年武翊黄榜进士第,武宗会昌六年卒。补诗一首。
诗词中文译文:
在卧龙山顶上越中最高处
乌云满天,明月如钩。望出远方,景色迥异。山上的松树,高高地拂过亭子的栏杆。
亭子坐落在湖边,水面如镜,望着湖面满满的宝匣般的景色。海涛在远处涌动,云层与波涛相连。
夕阳的余辉在岚气中闪烁,江船微小,如一点点。烟雾笼罩的树木,苍茫而无边,让客人的思绪迷失其中。
这寂寞的景致和伤感的心境都只是一场梦,天空之上草木茂盛。九天之上的仙草也应该像此地的景色一样茂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卧龙山顶上的望海亭中所见的景色和自己的感慨。诗中以细腻的文字描绘出了远方的景色和自然界的变化,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迷醉。通过运用对比和意象的手法,使诗意更加深远,情感更加丰富。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儿时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中的乌云盈满天空,形容了天空的一片昏暗,而明月如钩,则表现出明亮的月光透过乌云的美丽景色。乌云与明月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上的冲击,也象征着人生中的喜悲起伏。
诗中的湖镜和海涛分别描绘了宁静的湖泊和磅礴的大海,以及它们所给人带来的不同感觉。这些景色的描绘,不仅给人以美感,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慨之情。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寂寞和伤感情绪的理解。他认为这些情感都仅仅是梦幻一场,而天空之上的仙草茂盛的景象,则象征着希望和希冀。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对大自然的敬畏。诗中富有意境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使诗歌更加富有艺术感,并引发读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漫惜故城东,良田野草生。说向县大夫,大夫劝我耕。耕者我为先,耕者相次焉。谁爱故城东,今为近郭田。
返真难合道,怀旧仍无吊。浮俗渐浇淳,斯人谁继妙。声容在心耳,宁觉阻言笑。玄堂闭几春,拱木齐云峤。鹤传居士舞,猿得苏门啸。酹酒片阳微,空山想埋照。
堠碑残字缺,市屋故基存。榆柳欲千里,桑麻能几村。短鞭追白书,疏幕对黄昏。客枕寒无梦,孤吟待晓暾。
昔日穷岗今竹溪,更生臣向复奚疑。此中安否渠能说,懒复作书聊寄诗。
重衾又重茵,盖覆衰孏身。中夜忽涕泗,无复及吾亲。须臾残漏歇,吏报国忌辰。凌旦骑马出,溪冰薄潾潾。路傍饥冻者,颜色颇悲辛。饱暖我不觉,羞见黄州民。昔贤终禄养,往往归隐沦。谁教为妻子,头白走风尘。修身与行道,多愧古时人。
春事已如许,柳眼早依依。故园桃李何似,芳蕊想团枝。此地嵩高名里,信美元非吾土,清梦_绕洢。扶杖欲行乐,还使我心悲。对琴书,歌一阕,引千卮。昔曾系楫,今日投老叹吾衰。睡起推窗凝睇,失喜柔桑微绿,便拟作春衣。搔首长吟处,此意有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