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峰上栖玄鹤,碧阙岩边荫羽人。
冰叶万条垂碧实,玉珠千日保青春。
月中泣露应同浥,涧底侵云尚有尘。
徒使茯苓成琥珀,不为松老化龙鳞。
李绅,字公垂,润州无锡人。为人短小精悍,于诗最有名,时号短李。元和初,擢进士第,补国子助教,不乐辄去。李锜辟掌书记,锜抗命,不为草表,几见害。穆宗召为右拾遗、翰林学士,与李德裕、元稹同时号三俊。歷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户部侍郎。敬宗立,李逢吉搆之,贬端州司马,徙江州长史,迁滁、寿二州刺史,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太和中,擢浙东观察使。开成初,迁河南尹、宣武节度使。武宗即位,召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进尚书右僕射,封赵郡公。居位四年,以检校右僕射平章事节度淮南。卒,赠太尉,谥文肃。《追昔游诗》三卷,杂诗一卷,今合编为四卷。 李绅字公垂,润州无锡人,登元和元年武翊黄榜进士第,武宗会昌六年卒。补诗一首。
琪树上栖着玄鹤,翠色的岩石附近有羽人遮荫。翠绿的树叶像冰一样垂挂,翠绿的果实像玉珠一样保持年轻。月亮中的露水应该和从天上落下的泪水一样,峡谷底部还有尘土。茯苓草只能变成琥珀,而不是松树老去时褪色的龙鳞。
译文:石桥峰上栖着玄鹤,碧色的岩石旁有羽人遮荫。冰一样的叶子挂满万条,玉珠般的果实保持千日青春。月亮中的露水应同天上的泪水,涧底还有尘土。茯苓只能变成琥珀,松树老去却不能像龙鳞一样耀眼。
诗意:这首诗描绘了自然山水中的景色,展示了山水间的和谐和宁静。通过将自然界的元素与人造物进行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纯洁、恒久以及无需外力干扰的态度,抒发了对世事变迁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赏析:李绅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以其对自然山水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而闻名。《琪树》通过描绘自然山水中的景色,借此抒发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世界之变幻的思考。全诗以自然山水为背景,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和谐的世界中。诗人通过描述山峰上的玄鹤、岩石旁的羽人、树叶、果实等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人生的变幻、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无情。诗人通过比较茯苓草和松树,抒发了对自然本真和永恒之美的向往。整首诗以唐代阳羡县(今陕西蓝田县)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运用自然意象来反映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展示了李绅深厚的才华和对自然、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还如费冠卿,向此振高名。肯羡鱼须美,长夸鹤氅轻。理琴寒指倦,试药黑髭生。时泰难云卧,随看急诏行。
寿母重孙始见渠,天教四世保同居。精神已是千金子,事业应须万卷书。亲戚满前非落寞,杯盘随分不萧疏。晬盘先揽文房宝,他日无优入异闾。
山多猿鸟群,永日绝嚣氛。一涧水流出,几房僧共闻。拄筇黏落趺,拂石动寒云。谁昔来营此,寻碑看记文。
当年歌舞时,不说草离离。今日歌舞尽,满园秋露垂。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
日出百鸟喜,覊人懒举眸。长恨年光缓,禄养未可求。若至年光过,高堂又白头。义和君有知,奈我心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