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天苍天。
悟无生法,谈不说禅。
开两片皮,括地该天。
如何是佛,十万八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信士画真请赞》是宋代释印肃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苍天啊,苍天啊。悟悟无生之法,谈论却无法言说禅宗之理。开启两片皮囊,包容大地与苍穹。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佛子,成为无数众生中的一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禅宗的思考和追求,以及对成为真正佛子的向往。"信士"指的是虔诚信仰佛教的人,"画真请赞"则是指通过绘画来表达并引发他人对禅宗的赞叹。诗词以苍天为呼唤,表达了作者对宇宙的敬仰和虔诚。
诗中的"悟无生法",指的是领悟无生无灭的法则,即禅宗所倡导的超越生死轮回的境界。然而,作者坦言禅宗的境界难以言传,无法通过语言来准确表达。这是因为禅宗注重直接体悟,超越语言和概念的束缚,通过冥想与体验来实现内心的觉悟。
"开两片皮,括地该天"这两句诗的意境深远。皮囊是指人体,开两片皮则是指超越个体的限制,融入自然与宇宙之中,将个人的范围扩大至包容整个世界。作者意思是要超越个人的局限,将自己与天地万物相融合,实现超越自我的境界。
最后一句"如何是佛,十万八千",表达了作者对成为真正佛子的渴望。十万八千是佛教中的一个数目,用来表示众多的众生。作者希望能够融入广大的众生之中,不仅仅关注个人的修行,而是以普渡众生为己任,成为众生中的一位。
《信士画真请赞》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禅宗境界的探求与向往,强调超越个人的范畴,融入宇宙与众生之中的理念。它呼应了佛教的智慧和修行方式,同时也启发人们超越表面的形式与概念,追求内心的觉悟与境界。
子晋升真后,茅君谒帝初。灵风翔羽葆,舒辔耸云裾。凌虚前虎节,方驾后龙舆。平旦辞龟岭,禺中过凤虚。故里频迁改,山川遽有无。当时武昌水,清浅转城隅。
何人急急走灵符,扶醒摐摐十万夫。隘巷未收穿履迹,短檐已倚晒书儒。日开雪色如翻手,景属诗家费捻须。起望四山新入画,翠屏半是粉成图。
百岁中秋几月明,长先十日候阴晴。清负不觉传三鼓,又恐冰轮碾女城。
草昧千龄旦,飚回九县尘。皇天开我宋,丹极下真人。指顾山河定,欢呼历数新。断鳌重立极,更与物为春。
烟漠漠。醉里看春都错。过了清明迟一著。牡丹重约摸。 晓日渐明檐角。天与芳辰难却。驻得韶华元有药。桃源谁共约。
镂冰翦玉工夫费。做六出、飞花乱坠,舞风情态谁相似。算只有、江梅可比。极目处、_瑶万里。海天阔、清寒似水。从教高卷珠帘起。看三白、年丰瑞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