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新雁过妆楼(乙巳菊日,寓溧阳,闻雁声,因动脊令之感·)》

遍插茱萸。
人何处、客里顿懒携壶。
雁影涵秋,绝似暮雨相呼。
料得曾留堤上月,旧家伴侣有书无。
谩嗟吁。
数声怨抑,翻致无书。
谁识飘零万里,更可怜倦翼,同此江湖。
饮啄关心,知是近日何如。
陶潜尚存菊径,且休羡松风陶隐居。
沙汀冷,拣寒枝、不似烟水黄芦。

作者介绍

张炎(一二四八~一三二○),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成纪,居临安(今属浙江)。俊裔孙。宋亡不仕,纵游浙东西以终,元仁宗延祐七年卒。平生工长短句,以春水词得名,因称张春水。有《山中白云词》。事见《山中白云词》卷首、冯沅君《张玉田先生年谱》(《双玉丛书》)。

作品评述

诗词:《新雁过妆楼(乙巳菊日,寓溧阳,闻雁声,因动脊令之感·)》

遍插茱萸。人何处、客里顿懒携壶。
雁影涵秋,绝似暮雨相呼。
料得曾留堤上月,旧家伴侣有书无。
谩嗟吁。数声怨抑,翻致无书。
谁识飘零万里,更可怜倦翼,同此江湖。
饮啄关心,知是近日何如。
陶潜尚存菊径,且休羡松风陶隐居。
沙汀冷,拣寒枝、不似烟水黄芦。

中文译文:
在妆楼上,茱萸花遍地开满。人在何处呢,客里忽然懒得携带酒壶。
雁影中蕴含着秋意,宛如暮雨相互呼应。
我猜想曾经留宿在堤岸上的月亮,旧日的伴侣有书可读而我却无书可觅。
我只能无奈地叹息,几声怨言也无法抒发,结果只是更加没有书可读。
谁会知道漂泊万里的辛酸,更可怜的是疲惫的翅膀,与我一同在这江湖中飞行。
啄食间关心着,想知道近日的情况如何。
陶渊明的菊径依然存在,暂且不羡慕松风下的陶隐居。
沙滩冷冷清清,拣起寒枝,却不如烟水中的黄芦那样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寂的情景,作者身处妆楼上,茱萸花遍布四周。他思念着远方的朋友,却发现自己身在陌生之地,没有带酒壶与之共享。观察着飞过的雁群,作者感叹雁影中的秋意,它们宛如暮雨一样呼应着季节的变迁。作者回忆起曾经在堤岸上留宿的美好时光,与朋友们相伴而又有书可读,而如今却感到无书可寻。他无奈地叹息,怨言无法抒发,心中的愤懑只能加深无书之苦。他感叹自己漂泊万里,疲惫的翅膀让他更加可怜,与他一同飞翔的也只有这片江湖了。作者希望能得到朋友的消息,关心着在近日的情况如何。最后,他提到陶渊明的菊径,表示陶渊明的境地依然存在,而不去羡慕松风下的陶隐居。诗的最后两句描绘了沙滩的冷清和拣起寒枝的景象,与烟水中的黄芦相比,显得无足轻重,也暗示着作者当前的孤寂和无奈。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友谊的思念。通过描绘茱萸花、雁影和堤岸上的月亮等景物,诗人表达了对远方友人和旧日情谊的怀念之情。诗中的雁影涵秋、暮雨相呼等意象,以及对飘零万里、倦翼、江湖的描写,传递出作者漂泊异乡、孤独无依的心境。诗末提到陶渊明的菊径和松风下的陶隐居,暗示着对自然安宁与心灵寄托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不满。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念和对友谊的珍视。

  • 《次和答蒿叟三首》

    癃疲安问起沉痾,天柱摧倾唤奈何。远去曾逢龙种泣,德衰犹接凤兮歌。典坟堆案元精合,海水添潮老泪多。稍欲从公恭睡味,一毡番市恋盘阿。

  • 《句》

    不忍骤开还骤落,殷勤含蕊待君来。

  •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

    莺老花残,春事已过。明眼衲僧,多是蹉过。楝花信风,不肯放过。万户千门,一时俱过。筑著磕著,是谁之过。转换不得,也要验过。

  • 《七月二十八日蒲大受仲明举偶来会宿三首》

    别袂无多日,愁肠已屡回。未便新舍稳,先喜故人来。忧国空千虑,忘怀但一杯。相看情意好,归辔不须催。

  • 《浣溪沙》

    妙手何人为写真。只难传处是精神。一枝占断洛城春。暮雨不堪巫峡梦,西风莫障瘐公尘。扁舟湖海要诗人。

  • 《寄虞氏兄弟》

    一身兼抱百忧虞,忽忽如狂久废书。畴昔心期俱丧勇,此来腰疾更悉虚。久闻阳羡安家好,自度渊明与世疏。亦有未归沟壑日,会应相近置田庐。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