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行汴渠中》

东海桑田未可期,隋河高岸已锄犁。
楼船锦缆知无地,枯柳黄尘但古堤。

作者介绍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行汴渠中》是宋代诗人韩元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海桑田未可期,
隋河高岸已锄犁。
楼船锦缆知无地,
枯柳黄尘但古堤。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行走在汴渠旁边时的景象和感受。诗中通过描绘东海的变迁、隋河的治理、楼船的无处停靠以及枯柳旁的黄色尘土,展现了时光荏苒、世事变迁的主题。

赏析:
诗的开篇写到了东海的桑田变迁,桑田是指河流冲刷土地而形成的平原。作者认为东海的变迁是无法预测的,暗示着人事的无常和自然的力量。接着,诗中描述了隋河的高岸已经被耕种,显示了人类的努力和治理力量。这里的锄犁象征着农耕文明的兴盛。

接下来,诗中提到楼船与锦缆,它们象征着繁华和富裕。然而,楼船和锦缆却无处停靠,暗示着时代的衰落和社会的动荡。最后两句诗描述了枯柳旁的黄色尘土和古堤,传递出一种寂寥和沧桑的氛围。枯柳和黄尘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废墟的残存,古堤则是人类努力的见证。

整首诗以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东海桑田和隋河高岸形成了明显的对照,表达了时光的流转。楼船与锦缆的无处停靠暗示了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枯柳和黄尘则呈现出岁月的痕迹和寂寥的景象。通过这些形象和意象的运用,诗词传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人生的感慨,引发读者对时间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

  • 《病起书院偶成》

    蓄水滋兰畹,开窗近竹林。败糊黄虮閧,断简老虫侵。酒尚欺人病,诗能对客吟。晨昏一饮足,此外不关心。

  • 《知郡韩公挽诗二首》

    雁塔联名旧,监车得路先。凌云曾诵赋,纵壑愿推贤。继剖龙溪竹,同归象骨田。伤心老盘谷,谁与序山川。

  • 《西江月(题可卿影像)》

    人道偏宜歌舞,天教只入丹青。喧天画鼓要他听。把著花枝不_。何处娇魂瘦影,向来软语柔情。有时醉里唤卿卿。却被傍人笑问。

  • 《诉衷情》

    夜凉清露滴梧桐。庭树又西风。熏笼旧香犹在,晓帐暖芙蓉。云淡薄,月朦胧。小帘栊。江湖残梦,半在南楼,画角声中。

  • 《题会昌萧帝岩》

    出门疑浪游,转眼逢杰观。山斗路将穷,脚欹行大缓。信筇扪石根,恍若得一间。鵒谺欲上吞,浑沌疑始判。岂其蛟擘开,或者雷劈断。洞转一曲关,磴道鬼为栈。悬岩百仞余,僧圬屋其半。其旁磊苍崖,其下踏碧涧。峰回若相朝,水虢若相唤。萝虯百年枝,松靷千尺干。溜皮鳞逆生,蛰若

  • 《句》

    有时放步东湖上,与僧遥指远山青。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