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组归来岁月侵,应无尘土上华簪。
犹闻别鹤山中怨,忽送冥鸿日外沉。
洧水于今寒露起,汉台依旧白云深。
与君曾论平生事,不觉临觞泪满襟。
王珪(一○一九~一○八五),字禹玉,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侍读学士。神宗熙宁三年(一○七○),拜参知政事。九我,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哲宗即位,封岐国公,卒于位。謚文恭。珪仕英宗、神宗、哲宗三朝,以文章致位通显。有集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华阳集》六十卷,附录十卷。武英殿聚珍版印时,删编爲四十卷。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八叶清臣撰《王文恭珪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王珪诗,以武英殿聚珍版《华阳集》(其中诗六卷)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另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刑部侍郎仕王熙仲挽词》是宋代王珪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岁月的感慨,以及与友人分别的伤感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解组归来岁月侵,
应无尘土上华簪。
犹闻别鹤山中怨,
忽送冥鸿日外沉。
洧水于今寒露起,
汉台依旧白云深。
与君曾论平生事,
不觉临觞泪满襟。
译文:
解除职务后归来,岁月已经侵蚀。
应该没有尘土弄脏了华丽的头饰。
仍然能听到在别离的鹤山中的怨叹,
突然送来的冥鸿已经远离太阳沉没。
洧水至今依然从水面上升起寒露,
汉台依旧笼罩在深厚的白云之中。
曾经与你一起谈论过一生的事情,
不知不觉中临近酒杯时泪水已满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王珪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背景,抒发了对光阴流逝和别离的感慨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岁月侵蚀、尘土弄脏华丽头饰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在官场历练中的沧桑和疲惫之感。他感叹时间的无情和生活的变幻,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无常。
诗中提到了鹤山和冥鸿,这些象征着诗人与友人的别离。鹤是祥瑞之物,而冥鸿则是远离阳光、沉入黑暗的象征。通过这些意象,诗人将别离的伤感和不舍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洧水和汉台来描绘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延续。洧水是一条流经洛阳的河流,寒露的升起象征着季节的更替,而汉台则是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白云深深覆盖着,给人一种悠久历史的感觉。这些景象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彰显了人事如梦、光阴荏苒的主题。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曾有过的深厚交情和共同探讨人生的经历。在饮酒之际,诗人不禁泪满襟,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岁月流转、别离和人生无常的思考和感叹,流露出深深的情感和对过往的眷恋之情。
送君北上黄林隅,路旁争问谁家姝?胡姬自言今罗敷,千骑中央夫婿殊。
萝径掩空扉,炎尘逐雨归。山明余夕在,草暗一萤飞。姹女鸾和驭,丹仙鹤羽衣。焚香与默坐,初悟幻情非。
野树皆绿叶,清江初白苹。偶来无筮日,小出当行春。人颂勾龙社,恩沾佩犊民。横江三百丈,遥见石嶙峋。
韩杜有佳句,炯炯如辰星。自昔此邦胜,中土亦饫听。奇观今愈多,洞户长不扃。秀色真可餐,腴泽到畦丁。寒岩度轻舫,瘦岭着危亭。因已小雁荡,宁复谈屏谈。自我来拥麾,每思御风泠。如何半载间,足迹才一经。居然俯仰中,便觉尘虑冥。旧刻暗苍藓,往事过奔霆。颇闻烟霞外,往往
西颢腾精,天地始肃。盛德在金,百嘉阜育。纩弩射牲,築坛登谷。明灵格思,旄罕纷属。
诗论心胆见天真,酒逐羁怀若有神。一夕所思惟我友,四时最乐是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