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书夜有成姿,用舍行藏亦易如。
祭器无周应独抱,儒冠有越莫空资。
乱由径窦人皆笑,不出门庭鬼亦疑。
千古常经川上水,莫将闲气动诗脾。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行藏》是宋代陈普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行藏夜晚各有形态,
用舍行藏也轻松。
祭器无需外物辅助,
士人帽子不用虚有。
闲杂念头由窦道引发,
不出门庭鬼也怀疑。
千古以来,经流水之川,
不要让琐事影响诗心。
诗词的译文表达了作者对于行为和心态的思考。其中,"行藏"指的是人们在不同的场合表现出来的不同形态。诗人认为,即使是在行为举止中,也应该保持自然轻松的状态。他提到祭器无需辅助,意味着真正的品行应该内化于心,而非依赖外物来装点。同样地,儒冠(士人帽子)不应只是形式上的虚有,而应有实际的内涵。
诗中还提到了窦道,指的是窦禹钧,他是宋代末年的一个文人,因其行为怪异而被人嘲笑。诗人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对于社会乱象和人们偏见的思考。他认为,即使是不出门庭,也可能会受到他人的猜疑和误解。
最后两句诗提到了"经川上水",意味着千古流传下来的文人境界。诗人告诫读者不要被琐事所困扰,保持内心的宁静和纯粹,以免影响创作的灵感和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对行为和心态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真实自我和内心平静的追求。同时也批判了社会上的虚伪和偏见。整体上,诗词饱含哲理,给人以启示和深思。
投老江南黄叶村,菊花时节雨昏昏。矮窗孤梦正欹枕,拄杖一声谁打门。三字头衔康节数,一编心易华山孙。吾年渐似璜溪老,尚把灵光许独存。
环堵萧然瓢屡空,不详姓字一衰翁。此身自谓主皇上,欲随间人尽卷中。
欲到深山到处寻,鹤林不足又鸡林。今朝毕竟我能去,总谓云深未必深。
访予落止,率时昭考。于乎悠哉,朕未有艾。将予就之,继犹判涣。维予小子,未堪家多难。绍庭上下,陟降厥家。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
可笑严介溪,金银如山积,刀锯信手施。尝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
灵踪遗几载,卓锡在高岑。妙法归何地,清泉流至今。苔花生细细,云叶映沈沈。桂魄皎清夜,分明六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