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篁不动翠相重,日射流尘四散红。
地上行人愁暍死,那知高处有清风。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兴国寺楼上作》
松篁不动翠相重,
日射流尘四散红。
地上行人愁暍死,
那知高处有清风。
中文译文:
松树和竹林在风中不动,绿色相互映衬;
阳光照射下,尘土四处飞扬,红色漫天飘散;
地上的行人因炎热而烦恼,感到忧愁和闷热难耐;
但他们不知道,在高处却有一股清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兴国寺楼上的情景和感受。
首先,诗中的松篁和翠相重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松树和竹林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松树和竹林象征着青山绿水,代表着自然的宁静和美好。
接着,诗中描述了阳光照射下尘土四处飞扬的景象,红色弥漫在空中。这一描写增添了一种炎热和闷热的气氛,给人一种压抑和烦躁的感觉。
然而,地上的行人却因为炎热而感到愁闷和难受,暍死指的是炎热而导致的不适。这里反映了人们在炎夏时节所感受到的烦躁和不快。
最后,诗中点明了高处的清风,意味着在高处可以享受到凉爽的清风。这里的高处可以理解为心境的高度,意味着超脱纷扰和烦恼的状态。作者通过对比地上行人的愁闷和高处清风的清爽,表达了自己对清凉宁静的向往。
整首诗透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一种哲理,即在纷繁喧嚣的世界中,人们常常被外在环境所困扰,但只要心境高远,便能在内心中找到宁静和安慰。这种超脱尘俗的境界是人们所向往的,也是王安石在诗中所表达的主题。
万事灰心犹薄宦,尘埃未免劳形。故人相见似河清。恰逢梅柳动,高兴逐春生。卜昼匆匆还卜夜,仍须月堕河倾。明年我去白鸥盟。金闺三玉树,好问紫霄程。
天扶昌代得忠良,坐以材谋镇庙堂。万里声名开学校,四方根本劝农桑。从容贤路通江海,慷慨公心贯雪霜。谦让黑辕归太早,空令终古爱余芳。
桃花水暖正鱼肥,子胀连胞迸腹腴。黄栗玉燖春寸寸,水晶盐醋粟铢铢。鲛人泣下甘孥戮,龙析刑淫并孕刳。老子胸中兵百万,酒船不枉到江湖。
长记劳君送远。柳烟重、桃花波暖。花外溪城望不见。古槐边,故人稀,秋鬓晚。我有凌霄伴。在何处、山寒云乱。何不随君弄清浅。见伊时,话阳春,山数点。
独醒公子去沉湘,未识人间有醉乡。酒与离骚难捏合,不如痛饮是单房。
松公奋鬣如啸,终日清风飒然。佳处元非宫徵,谁能写入朱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