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芳草间,酒醒日落后。
壶觞半倾覆,客去应已久。
不记折花时,何得花在手。
刘驾,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江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与曹邺友善,俱工古风。邺先及第,不忍先归,待于长安。大中六年,(公元八五二年)亦中第,乃同归越中。时国家承平,献乐府十章,帝甚悦。累历达官,终国子博士。其诗敢于抨击统治阶级的腐化昏庸,能够反映民间疾苦。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唐才子传》卷七)其诗较有社会内容,如《反贾客乐》反映农民疾苦,《有感》抨击边将腐化,《弃妇》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事迹见其《唐乐府十首序)) 、《唐摭言》卷四、《唐才子传》卷七。《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
《醒后》是唐代刘驾创作的诗词。这首诗描写了主人公醉卧芳草之间,酒醒后天已黄昏,酒已倾倒,客人早已离去的情景。主人公醉中触摸花朵,不知时间过去了多久,花朵已不在手中。诗词表达了主人公酒后醒来的迷糊感和对时间的不记忆,以及人事易逝的哀叹。
中文译文:
醉卧芳草间,
酒醒日已暮。
壶觞半倾覆,
客人久已走。
不记摘花时,
何得花在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醉卧芳草之间,酒醒后的情景,以及主人公对时间的迷糊和对逝去事物的遗憾,表达了人事易逝、光阴似箭的主题。主人公沉迷于醉生梦死之间,不知时间流逝,酒醒后莫名其妙地发现花朵不在手中,反映了人们对时间流逝和逝去事物的无法掌握和捕捉。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具体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深切思考和感慨。虽然只有四句,但通过简洁凝练的描写,让人仿佛感受到花朵在指尖消逝的瞬间,以及主人公醉酒后的迷糊和时间的流逝。
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的离人之情。酒醒后发现客人已久已离去,以及花朵不再在手中,暗示了作者对离别和失去的惋惜和遗憾之情。整首诗以简短的描写,展现出主人公在醒来之后,对时间流逝和美好事物的短暂而快速消失感到悲伤与无奈。
春到不择地,石傍花自开。
令月浓于耜,丰年兆太平。片飞何粲者,磈落太麤生。薛凤崩腾势,巫猿寂寞声。冰溪无豕渡,樵路有人行。巴峡疑无路,蓬山似有神。极涵天地混,光助日星新。开拓大千界,铺张九十春。闭门经几日,饥杀咽螬人。
曳杖上江城,清宵破二更。月回高树影,风壮急滩声。野艇鱼罾举,优场炬火明。湖塘正如此,回首忆柴荆。
芒芒北邙山,高坟尽无主。惟有石麒麟,相向立秋雨。
茂苑犹香名,南阳已荒皁。更兼芗林中,三洲是三岛。
关山劳眺望,宇宙忆经行。地隔南溟断,天低北斗横。高谯开远柝,孤枕历寒更。只影惟堪吊,殊乡鲜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