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筑台赐白璧,车前八驺门列戟。
彻侯万户秩万石,珠户玉房贮倾国。
傅呼一声万人开,将军相国天上来。
不知道旁雍门子,已叹麇尘登高台。
雍门解遣孟尝泣,孟尝不泣渠何急。
只知富贵如云浮,不知贫贱饥死寒死愁不愁。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行路难五首》是宋代杨万里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黄金筑台赐白璧,
车前八驺门列戟。
彻侯万户秩万石,
珠户玉房贮倾国。
傅呼一声万人开,
将军相国天上来。
不知道旁雍门子,
已叹麇尘登高台。
雍门解遣孟尝泣,
孟尝不泣渠何急。
只知富贵如云浮,
不知贫贱饥死寒死愁不愁。
中文译文:
黄金筑起高台赐予白玉,
车前八匹马,门旁列着战戟。
彻府万户享有万石的俸禄,
珠帘玉房中储存着国家的珍宝。
吹响号角,万人齐开,
将军相国从天上降临。
旁边的雍门子弟却不知道,
已经感叹着麇尘登上高台。
雍门解散,孟尝泣不止,
孟尝却不为他们的离别而悲伤。
只知道富贵如浮云般飘渺,
却不知道贫穷饥饿和寒冷的痛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权贵与平民之间的差距和社会的不公。诗中黄金筑台、白璧、八驺门列戟等描绘了权贵的富贵和威严,而彻侯万户、珠户玉房等则展示了他们的财富和地位。然而,诗人通过傅呼一声万人开、将军相国天上来的描写,暗示了权贵的权力是虚幻的,他们的地位和财富并非永恒。
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雍门解遣孟尝泣,孟尝不泣渠何急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权贵们的冷漠和无奈。诗人认为他们只知道享受富贵,却对贫穷、饥饿和寒冷的痛苦毫不关心。这种社会的不公和冷漠使诗人感到愁苦和无奈。
整首诗词通过对权贵和平民的对比,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权力的虚幻。诗人以深沉的思考和愁苦的情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思考。这首诗词在宋代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义,同时也展示了杨万里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深度。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
揉云剪水作风毯,夜落连明肯便休。旧说六花元未试,偶看一片上驼裘。
但能为我送苔梅,何必新诗手自裁。若使能诗有奇句,无因送与冷官来。
缓辔微吟自不催,看山下马想徘徊。阳春白雪久不听,日暮碧云殊未来。已戒儿童篘熟酒,更勤风雪化新梅。云间飞舄何时下,抑郁孤怀迟一开。
朝阳升东隅,照此庭下桐。菶菶复萋萋,居然古人风。疏柯于玉耸,密叶翠羽蒙。午景疑余清,夕照留残红。雨响甍栋外,风生户牖中。主人政多暇,步赏常从容。终当致威凤,览德鸣嗈嗈。又将施五弦,解愠歌帝宫。
一番好雨润桑麻,和气欢声十万家。太守劝农才出郭,老农含哺竞随车。土膏泽泽地宜稻,云物阴阴天养花。愿得四方无旱潦,尽教乐岁似东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