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行路难》

人生动与衣食关,百年役役谁为闲。
四时睡足鞍马上,去岁钱塘今长安。
车愁羊肠夜险折,船畏人鲊晨惊湍。
九州一身恨自惜,使我颜色常鲜欢。
天地一气成万象,融即是江结是山。
再愿洪垆泻融结,万世更无行路难。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行路难》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耒。这首诗词表达了人生的艰辛和困难,以及对自由和幸福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人生动与衣食关,百年役役谁为闲。
四时睡足鞍马上,去岁钱塘今长安。
车愁羊肠夜险折,船畏人鲊晨惊湍。
九州一身恨自惜,使我颜色常鲜欢。
天地一气成万象,融即是江结是山。
再愿洪垆泻融结,万世更无行路难。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人生的艰辛与生计息息相关,百年来一直为生计所累,没有闲暇。作者通过描绘四季饱食的骑马行路,将过去在钱塘的岁月与现在在长安的生活进行对比。他描述了旅途中车辆的困扰和船只在晨光中避开鲊鱼的惊慌。作者深感自己在九州大地上的一生都被悔恨所困扰,但他仍然保持着乐观和愉快的心情。

诗词的赏析是,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艰辛和困难。他将天地间的万物与自己的心境相联系,认为万物的融合就是江河的结冰和山峰的凝固。最后,作者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希望洪垆(指江河)能够泻出,融化结冰,使万世后代不再经历行路的艰难。

这首诗词通过对人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幸福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希望。

  • 《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

    这舍似邮传,宦游如路岐。吾年行七十,安用苦奔驰。

  • 《奉答燕公》

    谁道零陵守,东过此地游。友僚同省阁,昆弟接荆州。我逐江潭雁,君随海上鸥。屡伤神气阻,久别鬓毛秋。疑岭春应遍,阳台雨欲收。主人情未尽,高驾少淹留。

  • 《葵花》

    人情物理要推求,不早敷黄隶晚秋。黄得十分虽好看,风霜争奈在前头。

  • 《自咏》

    华发萧萧居士身,江头风雨折乌巾。无人问字尤宜嬾,有吏徵租未是贫。薄宦傥来难倚仗,旧交渐少每酸辛。敲门且复寻僧话,要结他生物外因。

  • 《池上早秋》

    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

  • 《高平九日》

    云净南山紫翠浮,凭陵绝顶望悠悠。偶逢佳节牵诗兴,漫把芳尊遣客愁。霜染鸦枫迎日醉,寒冲泾水带冰流。乌纱频岸西风里,笑插黄花满鬓秋。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