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枯筇度远岑,野花啼鸟助清吟。
云低似觉天根近,磵远因知地脉深。
阅世岂容无正眼,穷源须要识初心。
春寒局促良堪厌,一笑阳和破积阴。
蒋恢,字弘道,号菊圃散人,吴郡(今江苏苏州)人(《诗苑衆芳》)。今录诗九首。
《行山》
六尺枯筇度远岑,
野花啼鸟助清吟。
云低似觉天根近,
磵远因知地脉深。
阅世岂容无正眼,
穷源须要识初心。
春寒局促良堪厌,
一笑阳和破积阴。
中文译文:
用六尺的枯竹渡过遥远的山岭,
野花和啼鸟助我清吟。
云朵低垂,好像感觉到天根近了,
岩洞的遥远,让我明白地脉的深厚。
读万卷书,不容忽视眼光正直,
追求事物的根源必须识别初心。
春寒感觉时间紧迫,郁闷难耐,
一个微笑,阳光和和煦将压抑的阴云破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行山为题,表达了诗人在行山的过程中的感悟和心情。
第一句描述了诗人用六尺长的枯竹越过遥远的山峰,表现出诗人孤寂坚毅的意志和不怕困难的精神。第二句通过描绘野花和啼鸟的存在,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也暗示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和宁静的心境。
第三句以云朵的低垂来象征天空的近距离,暗示诗人的精神境界高耸,离天近。第四句通过描述岩洞的遥远,表达了地脉的深邃和自然界的庞大。这两句彰显了诗人对天地之间联系的感悟,以及对自然和文化的感召。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观点,他认为对世界的认知不能忽视正直的眼光,要去追究事物的根源,了解事物的初心。显露了他对于思考和追求真理的态度和要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寒的厌倦和对阳光的渴望,他相信阳光和煦能消散阴霾,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期待和对人生的态度。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境描绘了行山的过程,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思想和情感的融合,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老大成名仍足病,纵听丝竹也无欢。高情太守容闲坐,借与青山尽日看。
立春犹二日,涨雨一何深。秀足明吟眼,危如撼旅心。仆愁前店闭,马怯小桥临。不见兵氛起,溪西好竹林。
昨夜轻雷起风雨,芍药红牙竹栏土。南庭梅花如杏花,东家残朱涂颊酺。萼为裳衣蕊为组,枝为高居干为户。蛱蝶未生蜂未来,赤身掩敛无金缕。终然有子当助傅说羹,落亦不学飞燕皇后回风舞。此意又笑麻姑与王母,勾引何人擗麟脯,是非方朔谩汉武,只知此桃不知语。树不著口数,而今
日上牛头度岁辰。黄钟吹_煦乾坤。弦歌堂上三称寿,风月亭前又见君。人似旧,景长新。明朝六桂侍双椿。蛮邦父老惊曾见,得似君家别有春。
君实不饮酒,庭下多栽菊。不知黄花开,奈此杯中绿。凌晨烟露糍,后日风霜促。欲表君苦心,宜种子猷竹。
真精二者合而凝,形气中涵太极真。道即是身身即道,从来道外本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