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行香子》

无物思量。
万虑皆忘。
坐两班、大众禅床。
粗衣遮体,粝饭充肠。
有一函经,一佛像,一炉香。
功课寻常。
道行非狂。
爱山中、白昼偏长。
翠苔岩洞,绿竹山房。
有一天风,一天月,一天凉。

作品评述

诗词:《行香子·无物思量》
朝代:元代
作者:明本

无物思量,万虑皆忘。
坐两班、大众禅床。
粗衣遮体,粝饭充肠。
有一函经,一佛像,一炉香。
功课寻常,道行非狂。
爱山中、白昼偏长。
翠苔岩洞,绿竹山房。
有一天风,一天月,一天凉。

中文译文:
没有物质可思考,万种烦恼都忘记。
坐在两班之间,共用大众禅床。
粗糙的衣服遮住身体,简单的饭菜填饱肚子。
有一本经书,一尊佛像,一炉香。
功课平常,修行不狂妄。
钟爱山中,在白昼时间显得更长。
青苔覆盖的岩洞,绿竹搭建的山房。
有一天的风,一轮明月,一丝凉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行香子的生活和修行状态。行香子指的是在佛教寺庙中奉行香火的人,他们通常过着简朴的生活,专注于修行和禅宗思想。

诗的开头表达了行香子无所顾忌的境界,他们心无旁骛,超脱了尘世的纷扰,将万种烦恼都抛之脑后。

接下来描述了行香子的日常生活。他们坐在禅床上,与其他修行者一同修行,没有等级和区别。他们穿着粗糙的衣服,简单的饭菜让他们的身体得以维持。

诗中提到的函经、佛像和香火是行香子修行中常见的元素。函经代表着对佛教经典的学习,佛像则是用来供奉和礼拜的对象,香火则是行香子燃烧的香炉,象征着虔诚和净化心灵的意义。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行香子对自己修行状态的描述。他们的修行并非狂妄,而是平淡而扎实的。他们热爱山中的生活,觉得白天的时间变得更长,可能是因为他们专注于修行而没有时间的概念的束缚。

最后三句描绘了行香子所处的环境。翠苔覆盖的岩洞和绿竹搭建的山房展现了他们简朴而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方式。

最后一句则突出了自然界的变化。一天的风、明月和凉意代表着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也可以理解为行香子对自然的敏感和觉察。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行香子的生活和修行状态,表达了他们超脱尘世、专注修行的境界和对自然的感悟。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行香子追求心灵净化和内心宁静的生活理念,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诗意和宁静的美感。

  • 《寒菊/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送寿师新加命服后归蜀》

    日照孤云作彩霞,帝乡风送去天涯。野人遥望归何处,万里峨嵋便是家。

  • 《同诜兮过竹忘斋中》

    钟声如一寺,林影望还分。径转塔才见,轩开溪共闻。相过成晚步,分坐见秋云。诗卷娱禅暇,晴窗花气熏。

  • 《禅人写真求赞》

    面瘦颊凸,眉棱眼深。默亡所住,妙在而今。鳞潜寒水,鹤梦月林。应声应色分身也,拍手家家观世音。写出梦中身,你道真不真。槁寒秋在眼,渊默醭生唇。道环谁谓无象,空谷自来有神。父子不传些子妙,白首侬家老斲轮。

  • 《陆倅连和三篇见示敬酬》

    信笔挥成五七言,敲门岂复作推门。江河自有长流势,斧凿俱无未没痕。雨带客愁横白帝,风吹闺怨入乌孙。公于乐府有余思,更为杨妃赋所冤。

  • 《惆怅(二首)》

    与君为别几清秋,鸿雁来时辄上楼。今日倚楼无雁过,断肠风水隔瀛洲。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