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行云》

叠叠烟波隔梦思,离愁几日减要围。
行云自亦伤无定,莫就行云托信归。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行云》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叠叠的烟波隔开了思念之情,表达了离愁的减少需要多少日子来围绕。行云的自由飘荡也感到了伤感,因此不要寄托太多希望于行云,以免失望。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可以是:

叠叠烟波隔梦思,
离愁几日减要围。
行云自亦伤无定,
莫就行云托信归。

翻译成英文可以是:

Layers of misty waves separate my dreams,
How many days must pass for my sorrow to decrease?
Even the drifting clouds feel a sense of pain,
Do not rely on the clouds to carry my message back.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离愁的感受。烟波隔梦思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思念之情被现实的隔阂所阻隔。作者通过问句的方式表达了对离愁减少所需时间的疑问,暗示了离别之痛需要时间来减轻。行云的形象被用来比喻自由自在的飘荡,但作者也指出行云也有伤感之处,暗示了即使是自由自在的事物也会有无常和伤感。最后,作者告诫读者不要寄托太多希望于行云,以免失望。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离愁的情感和对自由的思考。它引发了读者对离别、自由和无常的思考,展示了欧阳修独特的诗词才华。

  • 《送杨寘序》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夫疾,生乎忧者也。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则疾之忘也宜哉。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

  • 《送卢山人二首》

    有欠牛眠子为寻,剩将朽胔换华簪。家阡只免牛羊到,此外穷通得上心。

  • 《过石门滩》

    长江风雨急,巨石虎狼蹲。水自分三道,舟唯过一门。细观真眩目,平下亦销魂。忠信知堪仗,见曹不用喧。

  • 《临平道中》

    烟雨桃花夹岸栽,低低浑欲傍船来。石湖有此红千叶,前日春寒总未开。

  • 《和程给事赠虞道判六首》

    紫府沉沉掩夜关,竹阴清扫月中坛。岁星偷得桃枝碧,董奉栽成李子丹。

  • 《句》

    未晓清风生殿阁,经旬赤气照乾坤。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