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绕兴州万叠青,池开近郭百泉并。
昔年种柳人安在,累岁开花藕自生。
波暖跳鱼闻乐喜,人来野鸭望船鸣。
西还过此须终日,为问使君行未行。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兴州新开古东池》是一首宋代苏辙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兴州的山环绕万重青翠,新开的东池紧邻城郭,百泉汇集其中。昔年种柳的人现在何处?多年来柳树开花,藕荷自然生长。温暖的波浪使鱼儿欢跃,有人来了,野鸭望着船儿鸣叫。西方的使君曾经经过这里,一定会在这里停留一整天,我想知道他是否已经出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新开的东池,位于兴州的山脉之中。诗人通过描写山青、水泉、柳树和藕荷的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中还融入了人物和动物的描写,如种柳的人、跳跃的鱼儿和鸣叫的野鸭,增加了诗意的丰富性和生动感。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一位西方使君的期待和询问,展示了对他行踪的关注和对他来访的期待。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细腻而形象的语言,展示了兴州新开东池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生态。同时,诗人通过对人物和动物的描写,增加了诗的生动性和情感共鸣。整首诗意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通过对使君的期待,抒发了对未知未来的思考和渴望。诗人以自然景色为媒介,通过对人与自然的互动,传递出对人生、命运和未来的思索。
这首诗的赏析在于其精细的描写和丰富的意境。诗人运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比喻,将读者带入了兴州东池的美丽景色之中。山峦环绕、青翠葱茏的景象、百泉汇集的奇观,使人仿佛能够亲临其境。同时,诗人通过对人、鱼和鸭的描写,赋予了诗歌更加生动的图景和情感。最后,诗人对使君的询问,使整首诗具有了一种欲盼未来的期待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其美丽的描写和深远的意境,展示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人对未来的思考和期盼。
排办张灯春事早。十二都门,物色宜新晓。金犊车轻玉骢小。拂头杨柳穿驰道。莼羹鲈鲙非吾好。去国讴吟,半落江南调。满眼青山恨西照。长安不见令人老。
遍室清凉,满堂功德。四方八表无遮塞。灵光万道出昆仑,人前岂敢夸仙格。缄口无言,灰心有则。姓名已录华胥国。逍遥自在看长安,金花
凝羞隔水抛红豆。嫩桃如脸腰如柳。心事暗相期。阳台云雨迷。玉楼花似雪。花上朦胧月。挥泪执柔荑。匆匆话别时。
波恶。倚江阁。大艑轲峨帆夜落。横堂朱户多行乐。大堤花容绰约。宜城春酒郎同酌。醉倒银缸罗幕。
人去洲渚在,春回花草斑。清谈值渊对,发兴如江山。
禁门三五金吾夜,回首青春忽二毛。池上昔陪王母宴,斗中今直贵人牢。风生江海龙游远,月满关山鹤唳高。梦到钧天灯火闹,依然彩笔照宫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