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

火出木烬灰烟灭,黑白无纤可作师。
喻若春风融腊雪,普令冷暖□偏枯。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印肃。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火焰消失、灰烟散尽的场景,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

诗意:
诗的开篇描述了火焰熊熊燃烧,但最终化为灰烬,烟雾消散。接着,诗人以黑白无纤的形象来比喻这一过程,意味着火焰既没有颜色也没有质地,无法成为师傅的对象。随后,诗人提到春风融化冬雪,使寒冷和温暖不再分明。最后一句是不完整的,无法确定诗人的意图。

赏析: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通过火焰的消逝和灰烬的散去,寓意着一切事物都是瞬息即逝的。火焰的燃烧和消失象征生命的起伏和终结,黑白无纤的描写强调了事物的虚幻和无常。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世间事物的深刻认识。

诗中提到的春风融化冬雪,暗示着万物变化的循环和生生不息的自然法则。作者可能希望表达的是,无论是火焰的燃烧消失,还是冬雪的融化,都是大自然中常见的现象,它们都寓意着事物的变化和转化。生命的起伏如同火焰的燃烧,而冬雪的融化则象征着希望和新生。

然而,最后一句诗中的空缺部分无法确定其具体含义,因此无法准确解读。这种未完成的句子也给人留下了一些思考的余地,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来填补这个空缺,进一步思考生命和事物的意义。

总的来说,《行住坐卧三十二颂》以火焰和灰烬的消逝为基础,通过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事物无常性的思考和对生命变化的洞察。它呈现了一种虚幻和深邃的诗意,引发人们对生命和自然规律的思考。

  • 《次韵何茂恭永新见寄之什》

    起家从吏役,宁为贪无鱼。游乐废山泽,怀归畏简书。文章簿领外,风采折腰馀。卧辙从兹始,为谋未觉疏。

  • 《许生南归》

    大盘小盘堆明珠,海估眩目迷精麤。斗量入贡由掇拾,未必一一疵纇无。不贡亦自有光价,此等固知鱼目殊。许生怀文颇所似,暂抑安用频增吁。倚门老母应日望,霜前稻熟舂红稃。归来烂炊多酿酒,洗荡幽愤倾盆盂。九卿有命不愁晚,朱邑掌年是啬夫。

  • 《船子和尚赞》

    老手当年靠夹山,全机丧尽结深冤。父南子北家何在,拨转天关地轴翻。

  • 《春日田园杂兴》

    桑风吹绿满原头,西崦东阜暖气浮。村妇祈蚕分面絸,老农占岁说泥牛。田鸟飞逐耕烟犊,桑扈鸣随唤雨鸠。怜叟相邀同社饮,旋将新酒向花簪。

  • 《金刚随机无尽颂·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如来一念周,无尽意风流。丰干骑老虎,沩山跨水牛。

  • 《齐天乐(重游番阳)》

    两株烟柳荒城外,依依暮帆曾驻。小扇障尘,轻舆贴岸,谁料重行吟处。流光暗度。怅兰溆春移,苇汀秋聚。可奈清愁,快呼艇子载将去。中年怀抱易感,甚风花水叶,犹似孤旅。伴鹤幽期,随莺乐事,还是情乘意负。衣尘帽土。但镜堪羞,贺囊偏□。待报山灵,莫教云壑妒。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