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

护净烧汤不离坑,慈和三昧益群盲。
十方诸佛皆如是,岂效披毛业报生。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

中文译文:
无论行走、停留、坐卧,共有三十二种颂赞。
护净烧汤不离坑,慈和三昧益群盲。
十方诸佛皆如是,岂效披毛业报生。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佛陀在行走、停留、坐卧等各种状态下所表现出的三十二种颂赞。第一句表达了佛陀为了拯救众生,不辞劳苦,像烧开清净的汤一样,始终坚守在修行的道路上。第二句揭示了佛陀以慈悲和般若智慧,帮助众多盲目的众生。最后一句呼应了佛陀的境界,指出了十方世界的诸佛都以相同的方式行事,而不是效法一些追求虚名的功德。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佛陀的慈悲和智慧,展现了佛法的核心价值观。诗人通过描述佛陀的行为,揭示了佛法的真谛,即佛陀无论在何种状态下都以利益众生为己任,不忘初心,不为功德或名誉而行事。诗词中的三十二种颂赞,象征着佛陀的无限智慧和慈悲心,以及他对众生的无私奉献。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表达,传达了佛陀的伟大境界和佛法的普遍价值。它提醒着读者,不论处于何种状态下,我们都应该以慈悲和智慧去面对世界,用行动来利益他人,不被功德与名誉的追求所左右。这首诗词具有启发人心、引导人们追求正道的作用,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刻内涵。

  • 《勉千里侄秋试六言四首》

    童习好雕篆作,相业寓混成篇。犹之射者百中,勉旃原夫一联。

  • 《偈颂八十七首》

    独弄单提向上机,机前荐得早迟疑。相逢觌面凭谁委,父子虽亲各不知。

  • 《念奴娇》

    远山一带,溯晴空、极目天涯浮白。枫落鸦翻谈笑处,不觉云涛横席。酒病方苏,睡魔犹殢,一扫无留迹。吴帆越棹,恍然飞上空碧。长记草赋梁园,凌云笔势,倒三江秋色。对此惊心空怅望,老作红尘闲客。别浦烟平,小楼人散,回首千波寂。西风归路,为君重喷霜笛。

  • 《游清潭吕资益蟠谷绝·含晖》

    湿云将雨过溪东,石涩滩鸣水势雄。忽作晚晴秋更好,月来林外透玲珑。

  • 《减字木兰花(庚辰送春)》

    送春待晓。春是五更先去了。我醉方知。春正怜伊怕别伊。留君不可。归到海边方忆我。做尽花归。欲赠君时少一枝。

  • 《岁晚还京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

    紫陌开行树,朱城出晚霞。犹怜惯去国,疑是梦还家。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交亲望归骑,几处拥年华。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