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

百里千乡信未圆,到来空爇一寻烟。
我今朝夕时闻见,粉骨碎身报未全。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
每一段旅程,每一次停留,每一次静坐,每一次安卧,都是诗词的一章。

百里千乡信未圆,
千山万水中,我行走百里,游历千乡,却无法圆满地传达我的真情实感。

到来空爇一寻烟。
抵达目的地,只见一缕轻烟,空灵飘渺,虚无缥缈。

我今朝夕时闻见,
在这个当下,我时时刻刻倾听,感知。

粉骨碎身报未全。
纵然我付出了粉身碎骨的代价,但我的报答仍未尽全。

诗意: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以行路为主题,表达了旅人在行走中的心境和感受。诗人在旅途中历经百里千乡,却发现无法完全将自己的情感传达出去,到达目的地后也只能看到遥远的一缕烟雾。诗人强调了当下的重要性,他时刻倾听、感知着周围的一切,但他的努力和付出并没有完全得到回报。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旅行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于行路旅途的心境和感悟。诗中的行住坐卧,涵盖了人生的方方面面,暗示了人们在不同状态下的心境和感受。百里千乡的信未圆,表达了诗人无法将内心的真情实感完全传达出去的遗憾和无奈。到来时只见一缕轻烟,象征着现实和目标的虚无和遥远,使人感到一种空灵的美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当下的重视,他时刻倾听和感知周围的一切,但他的努力和付出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回报,表现了一种对于成果不尽如人意的无奈和遗憾。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行走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展示了旅途中的心灵旅程和内心的追求。通过描绘行住坐卧的场景和旅途中的感受,诗人传递了对于当下的珍视和对于人生追求的思考。这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对于内心世界的关注。

  • 《少室雪晴送王宁》

    少室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一峰雪。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过景斜临不可道,白云欲尽难为容。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

  • 《客怀》

    白云回首暗巫门,绿发苍苍碧眼昏。乱后情怀千日醉,故交文物几人存。秋深狡兔先成窟,日落归鸦尚识村。楼上风高笳鼓急,楚卿多有未招魂。

  • 《送竹几与谢秀才》

    平生长物扰天真,老去归田只此身。留我同行木上坐,赠君无语竹夫人。但随秋扇年年在,莫斗琼枝夜夜新。堪笑荒唐玉川子,暮年家口若为亲。

  • 《挽林闻远》

    曾向文闱屈壮图,羞将华发傍戎车。平生自致千金产,投老相辜一卷书。有子克家追羯末,何人会葬尽严徐。青天白日佳城闭,宰木萧萧穗帐虚。

  • 《春晖草》

    宜男花,春晖草,小草报春晖,叶好花亦好。花上青蚨缀枝满,阿奶花开春日短。疾风卷地起,劲草偃如麻。借问春晖草,漂蓬落谁家。阖闾城外髑髅台,阿奶些魂台上来。宜男草抽花染血,花上之血不可灭。

  • 《贞女峡(在连州桂阳县,秦时有女子化石在东岸穴中)》

    江盘峡束春湍豪,风雷战斗鱼龙逃。悬流轰轰射水府,一泻百里翻云涛。漂船摆石万瓦裂,咫尺性命轻鸿毛。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