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

云冻风弥鸟绝踪,洞山只道没西东。
等闲目击谁相委,赖遇丹霞作炭红。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
无论何时,无论身处何地,
都要以三十二颂来表达心情。

云冻风弥鸟绝踪,
寒云凝结,寒风肆虐,鸟儿难觅踪迹,
这里形容了严寒的冬天景象。

洞山只道没西东。
洞穴之中,感觉到没有方向之分。
这句话表达了禅宗思想中超越相对的境界,达到了无方向、无限广阔的境地。

等闲目击谁相委,
平常时候,目睹着彼此互相依赖,
意味着人们在平凡的生活中相互扶持和依靠。

赖遇丹霞作炭红。
幸运地遇到了红色的丹霞景色,如同燃烧的炭火。
这句诗意味着在平凡中发现美好,尽管世事变幻,但内心依然可以找到温暖和喜悦。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四种不同的情景,从冬天的严寒环境到洞穴的无方向,再到人们相互依赖和美好的自然景色。通过这些描写,诗人传达了禅宗思想中超越相对境界的理念,以及在平凡生活中寻找喜悦和温暖的重要性。整体上,这首诗词充满了禅宗的哲理和对自然、人生的感悟,带给读者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和思考。

  • 《缺调名(赠道友雪崖朱先生)》

    清高绝,雪崖翁。向上玄机顿观通。金鼎有丹成九转,凝然宴坐白云中。

  • 《横吹曲辞·关山月》

    露湿月苍苍,关头榆叶黄。回轮照海远,分彩上楼长。水冻频移幕,兵疲数望乡。只应城影外,万里共胡霜。

  • 《送王辟赴举》

    何必问龟长,知音在玉堂。十全才众许,双美卷亲装。云少离山驿,尘多近帝乡。花时新榜帖,先为达岩房。

  • 《贺孙支使郎中迁居》

    别认公侯礼上才,筑金何啻旧燕台。地连东阁横头买,门对西园正面开。不隔红尘趋棨戟,只拖珠履赴尊罍。应逢明月清霜夜,闲领笙歌宴此来。

  • 《惜春》

    春半年已除,其馀强为有。即此醉残花,便同尝腊酒。怅望送春杯,殷勤扫花帚。谁为驻东流,年年长在手。

  • 《赠李翱》

    湘江舞罢忽成悲,便脱蛮靴出绛帷。谁是蔡邕琴酒客,魏公怀旧嫁文姬。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