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源车辙显来由,一粒穿时快疾收。
莫待庐陵高索价,临机下口卒难酬。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灵源车辙显来由,
一粒穿时快疾收。
莫待庐陵高索价,
临机下口卒难酬。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种精神境界,表达了行住坐卧的心灵体验,并通过一种隐喻的方式,探讨了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灵源车辙为隐喻,将行为的结果与来源相对比。车辙是车轮留下的痕迹,而灵源则代表行为的源头或动力。诗中提到,车辙显现了来由,暗示着行为的结果可以追溯到其根源。作者进一步表达了一种快速收获的心态,将行为的果实比作一粒种子,快速穿越时间,迅速收获成果。
接下来,作者提醒人们不要等到庐陵(代指宝贵的东西)索价高涨时才去行动,而是应该在机会来临之前就下定决心。然而,作者也意识到,有时候在关键时刻采取行动并不容易,因为行动的结果并非总能如愿以偿,也许无法得到应有的回报。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行为与结果之间关系的思考。它提醒人们要深思熟虑自己的行动,并在机遇来临之前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同时,它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行动与回报之间的不确定性,传递了一种对于努力可能不一定获得理想结果的警示。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龙须半翦,凤膺微涨,玉肌匀绕。木落淮南,雨晴云梦,月明风袅。自中郎不见,桓伊去後,知孤负、秋多少。闻道岭南太守,後堂深、绿珠娇小。绮窗学弄,梁州初遍,霓裳未了。嚼徵含宫,泛商流羽,一声云杪。为使君洗尽,蛮风瘴雨,作霜天晓。
碧云开,红日丽,宫柳碎繁影。犹记朝回,马兀梦频醒。天教一舸江湖,数椽涧壑,渐摆脱、世间尘境。已深省。添买竹坞千畦,荷漪两三顷。鹤引禽伸,日月峤壶永。不须瓮里思量,隙中驰骛,也莫管、玉关风景。
溪烟漠漠弈棋轩,笕水潺潺种药园。医为疾平新扫迹,客知睡美罕敲门。谈余白拂悬床角,饮散空樽卧壁根。赐帛更蒙优老诏,此生何以报君恩?
寒色遽如许,神清瘦不禁。瓦沟声磔索,珠琲乱衣襟。斯须忽复变,玉片堕前林。风劲势回旋,飘零蔽遥岑。落此炎瘴地,七年到於今。不见六花飞,况闻寒玉音。今年盈尺瑞,天以慰吾心。呼儿具杯盘,开樽须满斟。更制白雪辞,入我绿绮琴。
烹金炉冷岁华更,此地曾经借路行。潮满沙头起寒雁,葛藤芽孽又重生。
浮屠千仞独崔嵬,宫殿巍巍尽劫灰。玉树已消龙虎气,青山长绕凤凰台。城头战鼓连云起,沙觜残潮带月回。万里英魂归未得,不思泥马渡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