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

夜静风悲人悄悄,众缘事办寂寥寥。
趺坐结跏云汉定,谁知卧月忽明朝。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印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
夜晚静谧,风嘶悲凄,人们悄然无声。
众多的纷扰事务已经了结,寂寥无人。
我静坐,双腿盘结,如同云汉的星斗一般稳定。
谁能明白,卧在月光之下,黎明忽然到来。

这首诗词以行住坐卧的四种姿态来描绘人生的状态。夜晚静谧,风声凄凉,表现出一种寂静和孤独的氛围。众多的缘起和事务已经了结,世事纷扰的喧嚣被彻底摒弃,只剩下寂寥无人的场景。诗人以坐姿结跏趺坐,意味着他已经达到内心的平静和稳定,如同云汉中的恒星一样持久。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睡在月光下的人,黎明突然到来的神秘感兴趣。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生活的无常和世事的虚幻。通过描绘夜晚的寂静和人们的安静,诗人表达了对平静和内心的追求。诗中的坐姿象征着修行者的心境,追求超脱尘世的平静和安宁。而对睡在月光下的人和黎明突然到来的描写,则凸显了对生命的转瞬即逝和时间的流转的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意象,将人生的矛盾和哲理融入其中,带给读者一种深沉的思考和感悟。通过对行住坐卧四个姿态的描述,诗人传递了对于内在平静和生命的流转的思考,引发读者对人生的反思和对内心的寻求。

  • 《踏莎行》

    嫩柳成阴,残花双舞。尘消院落新经雨。洞房深掩日长天,珠帘时有沈烟度。夜梦凄凉,晨妆薄注。香肌瘦尽宽金缕。到头终是恶因缘,当初只被多情误。

  • 《戏题松树》

    为爱松声听不足,每逢松树遂忘还。翛然此外更何事,笑向闲云似我闲。

  • 《念奴娇》

    水乡霜落,望西山一寸,修眉横碧。南浦潮生帆影去,日落天青江白。万里浮云,被风吹散,又被风吹积。尊前歌罢,满空凝淡寒色。人世会少离多,都来名利,似蝇头蝉翼。赢得长亭车马路,千古_愁如织。我辈情钟,匆匆相见,一笑真难得。明年谁健,梦魂飘荡南北。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雨中花》

    真宰倒持生杀柄,闲物命长人短命。松枝上鹤蓍下龟,千年不死仍无病。人生不得似龟鹤,少去老来同旦暝。何异花开旦暝间,未落仍遭风雨横。草得经年菜连月,唯花不与多时节。一年三百六十日,花能几日供攀折。桃李无言难自诉,黄莺解语凭君说。莺虽为说不分明,叶底枝头谩饶舌。

  • 《香奁体五首》

    倚楼目断暮江边,约定归期夜不眠。香篆有烟灯有晕,笑移针线向床前。

  • 《阻风乡口一日,诘朝船进,雨作,再小泊雷江》

    山已多姿了,云仍太劣生。浓横半岭白,淡扫数峰青。照水影颠倒,迎曦时晦明。吾泓不孤杀,天赐碧瑶屏。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