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秀蔓》

秀蔓依檐老,寒枝映屋疏。
寒暄候虫报,昏旦老鸡呼。
已饭新收稻,仍烹自种蔬。
邻邦有佳酿,冲雨隔江沽。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秀蔓》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耒。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秀蔓依檐老,寒枝映屋疏。
秀蔓指的是柔美而婉约的蔓草,它依附在屋檐下已经很久了。冬天的寒枝在疏落的屋檐下映照着。这里描绘了一个清冷的冬季景象,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出岁月的流转和时光的变迁。

寒暄候虫报,昏旦老鸡呼。
在这个冬天的清早和黄昏,冷的天气中虫子们的叫声成为了寒暄的代表,而老鸡在寒冷的早晨和黄昏时分吭哧吭哧地叫唤。这里用鸡和虫子的声音来描述时间的流逝,诗人通过这种方式强调了岁月的变迁和生命的短暂。

已饭新收稻,仍烹自种蔬。
已经吃过了刚刚收获的新稻米,仍然烹煮着自家种植的蔬菜。这里展现了生活的朴素和自给自足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节俭和勤劳。

邻邦有佳酿,冲雨隔江沽。
在邻国有着优质的美酒,即使在雨天,也要越过江河去品尝。这里通过描述邻国的美酒,表达了对生活的向往和对远方的渴望。

这首诗词《秀蔓》通过描绘冬天的景象、生活的细节和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表达了时光的流转、生命的短暂以及对朴素生活的珍视。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观察,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宋代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 《仆射文庄高公挽辞二首》

    宠禄功名孰与同,平津儒者仕三公。前言往行通今古,素节清规壹始终。岩庙犹传风采盛,燕堂俄怆笑谈空。从来操尚人知少,独有遗思在圣衷。

  • 《点绛唇(送人归新城)》

    音信西来,匆匆思作东归计。别怀萦系。为个人留滞。尊酒团栾,莫惜通宵醉。还来未。满期君至。只在初三四。

  • 《南平教授勾子甲见访于益昌自言正在华阳时渠》

    汉威西被浃炖煌,已觉边尘不复扬。一别可堪论世事,异乡聊共举空觞。只愁山月嫌清淡,不怕江梅笑醉狂。惯涉风波神不动,流行坎止未须荒。

  • 《临安旅邸答苏虞叟》

    生杨风雨小楼寒,宋玉秋词不忍看。万里青山无处隐,可怜投老客长安。

  • 《章帝》

    积威仁意渐无存,宽厚真能固本根。只恨涵容伤大过,养成外戚擅权门。

  • 《广陵茱萸湾晚泊》

    冷云抛雪未成花,过埭东风冻著沙。荻浦渔归初下雁,枫桥市散祗啼鸦。旧闻南国饶春事,行见东风换物华。老病心情亦何有,药囊诗卷是生涯。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