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雨城南柳色新,溪光溶漾宛如银。
地偏心远开三径,风引船回欠一巡。
二月欲来正月尽,三分已过一分春。
莺啼燕无非吾事,管领韶华自有人。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休日欲报谒林子长值雨不能前用小诗以谢不敏》是宋代诗人虞俦的作品。这首诗以描述一个休日的景色和心情为主题,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诗人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
诗中描绘了一个朝雨初霁的景象,城南的柳树焕发着嫩绿的色彩,溪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如银。诗人通过对这个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美丽,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清新和宁静的氛围。
诗人提到地处偏僻的林子长,他欲去谒见,却因雨水无法前行。这里蕴含着一种无奈和遗憾的情绪。诗人通过自己的行程叙述,表达了对时间的感知和对生活中未能实现的愿望的思考。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将目光投向时间的流转。二月即将来临,意味着正月即将结束,而春天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这里诗人借时间的流逝来表达对时光的珍惜和对生命的短暂的感慨。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鸟语花香的淡然态度,他认为这些美好的事物与自己无关,韶华时光自有享受它们的人。这或可理解为诗人对于世事的超然态度,以及对于人生追求的冷静思考。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出了对时间流转和生活变迁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意深远,给人以静谧、淡然的感觉,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于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
残妆色浅髻鬟开,笑映朱帘觑客来。推醉唯知弄花钿,潘郎不敢使人催。自拈裙带结同心,暖处偏知香气深。爱捉狂夫问闲事,不知歌舞用黄金。
以南权正,无心应物。威德标宗,不可轻忽。
水载离怀,暮帆吹月寒欺酒。楚梅春透。忍放持杯手。莫唱阳关,免湿盈盈袖。君行后。那人消瘦。不恼诗肠否。
辞官不出意谁知,敢向清时怨位卑。万事悠悠付杯酒,流年冉冉入霜髭。策曾忤世人嫌汝,易可忘忧家有师。此外知心更谁是,梦魂相觅苦参差。
心迹清虚绝点尘,更无俗虑得相亲。可怜一片浮云性,付与逍遥自在人。
讲散重云下九天,大君恩赐许随缘。霜中一钵无辞乞,湖上孤舟不废禅。梦入琼楼寒有月,行过石树冻无烟。他时瓜镜知何用,吴越风光满御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