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荔络奇石,芙蓉艳荒垣。
寓目信所之,行行陟秋原。
南州八九月,已凉仍复暄。
林树略改色,沙湍才減痕。
忆在朔漠日,疲马风尘奔。
夜汲长城窟,晓涉滦河源。
老身冻欲死,其劳不可言。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秀亭秋怀十五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秀亭秋怀十五首
薜荔络奇石,芙蓉艳荒垣。
寓目信所之,行行陟秋原。
南州八九月,已凉仍复暄。
林树略改色,沙湍才減痕。
忆在朔漠日,疲马风尘奔。
夜汲长城窟,晓涉滦河源。
老身冻欲死,其劳不可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为主题,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自己的身世感叹,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和人生辛苦的思考和感慨。
诗中首先出现了薜荔缠绕在奇石上、芙蓉盛开在荒凉的园墙之上的景象,这些美丽的景观使得作者感到心旷神怡。接着,诗人用“寓目信所之”来表达自己真切感受到这些美景的真实性,同时以“行行陟秋原”暗示着自己在秋原上行走,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南方的八九月已经凉爽,但依然有温暖的阳光。林树的叶色略有改变,河流的水流也渐渐减弱,这些细微的变化都展现了秋天的到来。
在第二段,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在朔漠(指边疆草原)日子里奔波劳累的经历。疲惫的马匹在风尘中奔跑,夜晚在长城下取水,黎明时分涉过滦河源头。这些描写直接展示了作者艰辛的边塞生活,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艰难。
最后两句“老身冻欲死,其劳不可言”表达了作者年纪已经老去,寒冷的冬天让他感到极度的寒冷,他无法言表自己的辛劳之苦。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经历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岁月流转和人生艰辛的感慨。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将自然景观和人生经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
漫道高眠昼掩关,南冈北岭几曾閒。隰桑已作虾蟆眼,山笋蛙窥虎豹斑。一味懒堪医传僻,五穷技不害诗孱。着身何幸山岩裹,多阅人间百险艰。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於乎,前王不忘!
寿阳南渡口,敛笏见诸侯。五两楚云暮,千家淮水秋。开帘对芳草,送客上春洲。请问山中桂,王孙几度游。
叶尽木无声,天高夜自明。映窗灯半灭,掠野雁孤征。瓦裂人间事,云浮身後名。惟应托长鑱,寂寞送浮生。
莫吹角,吹得梅花片片落。朝吹暮吹吹不了,盘古不知坐成老。童男童女求蓬山,何如此器束之高阁间。金盘擎露仙人掌,何如敕断此声勿用响。不知今日复明日,两鬓常常黑如漆。莫吹角,天寒岁晚情更恶。
湖接两头,苏联三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