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徐府君挽词》

孺子人如玉,功名不在身。
死生齐物外,孝友笃天伦。
已有传家子,曾充观国宾。
他年芳五桂,伤不见灵椿。

作者介绍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徐府君挽词》是宋代楼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孺子人如玉,功名不在身。
死生齐物外,孝友笃天伦。
已有传家子,曾充观国宾。
他年芳五桂,伤不见灵椿。

诗意:
《徐府君挽词》表达了对徐府君的赞美和怀念之情。诗人称赞徐府君的品德高尚,像玉一样纯洁无瑕,他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功名地位上。诗人认为死与生是平等的,超越了尘世的界限,而徐府君在生前以孝道友爱笃守天伦之道。他已经有了传承家业的子孙,曾经担任过国家重要官职,但当诗人回首往事时,他们将深深怀念徐府君,因为在未来的岁月里,再也无法见到他这样优秀的人了。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徐府君的赞美和怀念,展现了诗人对徐府君高尚品德的敬仰和对他的无尽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简洁而含蓄的语言,以及一些寓意深远的意象,使诗词更具有诗意和韵律感。

首先,诗人用"孺子人如玉"来形容徐府君的品德,将他比作珍贵的玉石,突显了他的高尚和纯洁。接着,诗人表达了徐府君的功名不在身,强调了他身外之物的价值,进一步凸显了他高尚的道德修养。

其次,诗人借死生齐物的观念,表达了超脱尘世的境界。他认为徐府君的价值超越了生死,他以孝友之道笃守天伦,成为了他令人怀念的原因。这种超越生死的境界给人以深思,引发了读者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最后,诗人提到徐府君已经有了传承家业的子孙,曾经在国家担任重要职务,但这些荣誉和地位并不是他们怀念徐府君的原因。诗人用"他年芳五桂,伤不见灵椿"来表达对未来岁月里无法再见到徐府君的遗憾和伤感之情。这种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缅怀,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感伤和对友谊的珍视。

总之,楼钥的《徐府君挽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徐府君高尚品德和守望天伦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示了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这首诗词以其深刻的主题、简洁的表达和富有情感的描绘,让读者在感受诗人情徐府君挽词

孺子人如玉,功名不在身。
死生齐物外,孝友笃天伦。
已有传家子,曾充观国宾。
他年芳五桂,伤不见灵椿。

诗意:

《徐府君挽词》是宋代楼钥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徐府君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诗中首句“孺子人如玉,功名不在身”,以玉石来比喻徐府君的品质纯洁,表达了诗人对他高尚的道德品德的赞美。诗人认为他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功名地位,而是体现在其内心的崇高境界上。

接下来的两句“死生齐物外,孝友笃天伦”,表达了徐府君超越了生死的境界。诗人认为他以孝道和友爱来恪守天伦之道,超越了尘世的界限,展现了一种高尚的品质。

第四句“已有传家子,曾充观国宾”,表明徐府君已经有了传承家业的子孙,并曾在国家担任要职。这是对他在社会和家庭中的成就的肯定,同时也彰显了他的卓越才干和政治地位。

最后一句“他年芳五桂,伤不见灵椿”,表达了诗人对徐府君的怀念之情。五桂和灵椿都是常见的植物,五桂象征功名和荣誉,而灵椿则象征忠贞和友谊。诗人在未来的岁月里,对于再也无法见到徐府君这样优秀的人感到伤感和遗憾。

赏析:

《徐府君挽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徐府君的品德高尚和在世间的价值。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词更具有诗意和韵律感。

诗人以玉石来比喻徐府君的品质,突出了其纯洁和无瑕的特点,同时也暗示了他的高尚身份和地位。通过“死生齐物外,孝友笃天伦”这一表达,诗人希望强调人与生死、家庭关系的超越性,提醒人们应当追求更高尚的价值和境界。

整首诗以徐府君为中心,通过对他品德和成就的赞美,展现了对他的崇敬和怀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徐府君的传家子和国家功绩,以及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进一步凸显了他的伟大和不朽。

《徐府君挽词》以简练而富有感情的语言,表达了对徐府君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的赞美和怀念之情。这首诗词通过对徐府君的赞美和思念,让人们在品味中感受到传统文化中的人情关

  • 《和远老韵二首》

    欲访天台帛道猷,梦魂先到石桥头。个中直待桃花放,始得从师烂漫游。

  • 《和资道读贺知章传》

    少陵爱贺公,爽气不可致。宁向水底眠,不作尘中士。谪仙见长安,狂言随意至。换酒解金龟,安知天王赐。二子少可人,欣然得朋类。我实异世客,遗编劳补缀。念昔游稽山,颇爱石上字。再拜式画像,物来见真意。翰林有渚孙,能与我同契。

  • 《点绛唇(同前)》

    回雁风微,养花浓淡天容好。似春知道。吉梦佳辰到。共乐春台,携手蓬莱小。同倾祷。愿春不老。岁岁寻芳草。

  • 《春溪》

    人道青溪有九曲,如今一曲仅能存。江家宅畔成花圃,东府门前作菜园。登阁自堪观叠嶂,汎舟犹可醉芳樽。料应当日皆无恙,苕霅潇湘不足言。

  • 《和若夫韵二首》

    老夫吟咏本非长,僻性年来忽异常。唯是平生爱风月,致令清夜梦池塘。正惭遣与非工部,却喜言诗有卜商。佳句偶从閒里得,片心如到白云乡。

  • 《子真子常饷双鸳将以五言效颦三首以谢》

    顾影矜毛羽,晴川偶泳游。不知谁打鸭,惊去不回头。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