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序斋丁主簿挽章》

诗礼彬彬到古风,月桥人物序斋中。
郑公宅畔乡仍在,马氏台前帐已空。
万事可堪评夜旦,九泉终不盖英雄。
只今家学方如此,犹喜先生易未东。

作者介绍

曹彦约(一一五七~一二二九),字简甫,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歷建平尉、桂阳军录事参军、知乐平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知汉阳,嘉定元年(一二○八),提举荆湖北路常平茶盐,权知鄂州兼湖广总领,改提点刑狱,迁湖南转运判官。三年,除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五年,以事罢。八年,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十年,知隆兴府兼江南西路安抚。十五年,除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理宗绍定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二。有《昌谷类稿》六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昌谷集》二十二卷。事见《鹤山大全集》卷八七《宝章阁学士通议大夫致仕曹公墓志铭》。 曹彦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所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序斋丁主簿挽章》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作品。这首诗以古雅的风格,表达了对逝去的时代和英雄的怀念,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和学问的推崇。

诗意:
这首诗以古代的仪式和风俗为背景,以表达对过去时代的怀念和对英雄的称赞之情。诗中描述了一个人在月桥上序斋,回忆起昔日郑公宅旁的乡村景象,但如今已一片荒凉。然而,作者认为无论怎样评判现世的万事,真正的英雄是不会被遗忘的。诗末作者表达了对先生迁徙的喜悦,即使在家学方兴未艾之时,仍然对先生的学问和才华心怀敬佩。

赏析:
这首诗以古代的仪式和场景为背景,展示了作者对逝去时代和英雄的怀念之情。通过描述序斋和月桥等景物,诗中营造了一种古雅的氛围。作者通过对过去的回忆,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传统价值的推崇。诗中的"郑公宅畔乡仍在"和"马氏台前帐已空"折射出岁月的流转,以及人事的更迭,暗示着时光不停流转,过去的辉煌已成为过去。然而,作者认为真正的英雄是不会被遗忘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他们的伟大将永远被铭记。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先生迁徙的喜悦,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对知识和学问的追求,即使在家学方兴未艾之时,作者仍然对先生的才华和学问表示敬佩。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时代和英雄的怀念,展示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和学问的推崇。通过描绘古代的仪式和场景,诗中创造了一种古雅的氛围,给人以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韵味。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更迭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正英雄永垂不朽的信念。

  • 《茅山赠梁尊师》

    云屋何年客,青山白日长。种花春扫雪,看箓夜焚香。上象壶中阔,平生醉里忙。幸承仙籍后,乞取大还方。

  • 《春日北园早起》

    雨断云犹在,风回气已明。林花含宿润,露沼散余清。喜静心常澹,居閒意寡营。流光随转盼,所向达吾生。

  • 《小重山》

    一闭昭阳春又春。夜寒宫漏永,梦君恩。卧思陈事暗销魂。罗衣湿,红袂有啼痕。歌吹隔重阍。绕亭芳草绿,倚长门。万般惆怅向谁论?凝情立,宫殿欲黄昏。

  • 《开钟示众法语》

    总中有别异中同,成坏非干这一钟。收拾油铛并火{左金右敖},圆溶法器隮盲聋。

  • 《送何子闻使君之行在》

    系舟邻近渚,索酒共清斟。契阔十年事,飘零万里心。大门元赫赫,要路正骎骎。去国吾何恨,看君上禁林。

  • 《喜入杉岭》

    行尽山岭头,欢喜入乡关。忆昨冒雨去,寒涩亦多端。处登粮纲船,出入狗窦宽。水涨泊无岸,水落浅凑滩。直待负水顺,摇舻离江湾。虺蜴微细物,托龙逞神奸。篙工精祷罢,顷刻过千山。脱或涉不契,风波生坐间。窜身輙拘滞,伍咐仍比顽。疑虑狐小润滑,进退羊独藩。仅得黄义叟,可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