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许州东屯杂诗》

丘园莽萧瑟,客子暮徘徊。
山是钧州起,河从郑邑来。
衣冠余古墓,歌舞只荒台。
野哭谁家妇,秋声助尔哀。

作品评述

《许州东屯杂诗》是明代程本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

丘园莽萧瑟,
客子暮徘徊。
山是钧州起,
河从郑邑来。
衣冠余古墓,
歌舞只荒台。
野哭谁家妇,
秋声助尔哀。

这首诗词描绘了许州东屯的景象,并流露出一种忧郁的情感。下面是对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词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丘园的荒凉和客人徘徊的情景,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转和人事更迭的感叹。作者以山和河作为地理背景,凸显了许州的地位和重要性,山是钧州的起点,河从郑邑流经许州。这种地理描写暗示了历史的延续和人们的来往。

诗词中提到衣冠余古墓,歌舞只荒台,这是对过去辉煌的社会和文化的回忆。衣冠是古代士人的服饰,古墓象征着过去的辉煌。而歌舞和荒台则表达了现实中的凄凉和荒芜,暗示了社会的衰败和文化的式微。

最后两句“野哭谁家妇,秋声助尔哀”,通过描写野外的妇女哭泣声和秋天的声音,表达了一种悲凉和哀伤。这里的野哭谁家妇可以理解为战乱时期妇女的哭泣声,秋声助尔哀则是通过秋天的声音来强调悲伤的氛围。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景象化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荒凉、凄凉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和现实凄凉的反思和感叹。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和社会变迁的思考,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关切。整首诗词情感深沉,给人以凄凉和萧瑟之感,展示了明代社会的动荡不安和文化的衰败。

  • 《苏台竹枝词 一十首》

    一緺凤髻绿如云,八字牙梳白似银。斜倚朱门翘首立,往来多少断肠人。

  • 《雨夜独酌》

    清明未到未和柔,过了清明春又休。烛下看花遍有思,醉中听雨也无愁。

  • 《踏莎行》

    红药香残,绿筠粉嫩。春归何处寻春信。绣鞍初上马啼轻,举头便觉长安近。别酒无情,啼妆有恨。山城向晚斜阳褪。清江极目带寒烟,锦鳞去後凭谁问。

  • 《和真珠花二首》

    琼林玉女职司花,装缀珠玑泣露华。妙手有神俄点化,灵根何日下天涯。

  • 《哀谷亭(三首)》

    有客来传语,红巾更渡淝。苍茫连夜遁,不暇恋春衣。楼观怜焦土,阳和感杀机。道逢邻舍女,新向贼中归。

  • 《夏旱》

    四月旱火坤西维,湫潭百丈沧江湄。潭中老龙帝所御,偃蹇不任世俗羁。招呼频费香火诚,去则甚速来何迟。炎官火伞日轮午,一尘不动天琉璃。火光之中兴白雾,风伯鼓鞴雷奋椎。黑云压城白昼暝。倒泻银汉倾天池。帝勅九乌以震死,血饱龙吻纷淋漓。再拜谓龙曷少霁,龙与我职均有司。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